8月9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一份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報告。提及地球溫度上升,造成「幾千年,甚至幾十萬年來前所未有的氣候變化,而一些已經開始的變化(如持續的海平面上升)在數百到數千年內是不可逆轉的。
這份報告,因為是聯合國機構所撰寫,所以影響非常大。
不過,也有很多地球科學和氣象科學的研究者不認可這份報告,他們認為,地球溫度上升,主要是由太陽活動周期造成,和人類活動的相關性沒有那麼大。
兩份報告,都認可地球正在經歷溫度上升的過程和它對地球的影響,並沒有太多異議,但卻形成針鋒相對的壁壘。今天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第一是介紹這兩份報告,其次也分析為甚麼兩份科學家的報告,會如此水火不容。
IPCC報告
IPCC的報告,預估在未來幾十年裏,所有地區的氣候變化都將加劇,全球升溫1.5℃,熱浪將增加,暖季將延長,而冷季將縮短。在全球升溫2℃時,極端高溫將更頻繁地達到農業和健康的臨界耐受閾值,意思是一旦超過就無法逆轉了。
IPCC指出,這不僅僅是溫度的問題。氣候變化正在給不同地區帶來多種不同的組合性變化,而這些變化都將隨著升溫而增加,包括乾濕的變化、風雪冰的變化、沿海地區的變化和海洋的變化。例如:
‧氣候變化正在加劇水循環。這會帶來更強的降雨和洪水,而在許多地區則意味著更嚴重的乾旱。
‧氣候變化正在影響降雨型。在高緯度地區,降水可能會增加,而在亞熱帶的大部份地區則可能會減少。預計季風降水將發生變化,這將因地區而異。
‧整個21世紀,沿海地區的海平面將持續上升,這將導致低窪地區發生更頻繁、嚴重的沿海洪水,並將導致海岸受到侵蝕。以前100年才出現一次的海平面極端現象,到本世紀末可能每年都會發生。
‧進一步的變暖將加劇多年凍土的解凍、季節性積雪的損失、冰川和冰蓋的融化,以及夏季北極海冰的損失。
‧海洋的變化,包括變暖、更頻繁的海洋熱浪、海洋酸化和氧氣含量降低,都與人類有關。這些變化既影響到海洋生態系統,也影響到依賴它的人們,而且至少在本世紀餘下的時間裏,這些變化將持續下去。
‧對於城市來說,氣候變化的某些方面可能會被放大,包括高溫(因為城市地區通常比其周圍地區溫度更高)、強降水事件造成的洪水和沿海城市的海平面上升。
第六次評估報告,首次從區域角度對氣候變化進行更詳細的評估。
溫度上升,地球南北兩極冰帽和高山上的冰川融化,將造成海平面上升,對人類造成衝擊。比如,海平面上升半米,美國東部將變成沼澤,西歐受影響也非常嚴重,荷蘭估計就不存在了。而中國東南部地區的海岸線將回到兩千年前,上海被淹沒了,長江中下游平原大部份變成湖泊和沼澤,叫做「大澤」,可能會回到秦漢年間的狀態。
關於地球溫度上升,並造成氣候的急遽變化,這一點已經有共識。所以,IPCC報告中最有爭議的結論是---人類活動到底對溫度上升或者氣候變化有多大的影響?
IPCC認為,自1850至1900年間,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約1.1℃的升溫,而且,「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規模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將升溫限制在接近1.5℃甚至是2℃,是無法實現的。」
另一份報告
本報告,則是由來自十多個國家的二十多位專家撰寫的,題目是:「太陽對北半球溫度趨勢的影響有多大?一個正在進行的辯論」(How much has the Sun influenced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 trends? An ongoing debate),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天文和天體物理學研究》(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簡稱RAA)上。他們認為,地球變暖主要是太陽輻射量造成的,和人類活動的關係不大。這個研究認為,聯合國IPCC的報告,未考慮到完整的太陽輻射變化數據。
該研究論文的作者們表示,出於最陰暗的原因,聯合國選擇忽略NASA ACRIM的數據和其它數據,而支持假設人類對氣候變化負責的數據。
當然,兩個報告針鋒相對的焦點,就在於地球變暖主要是誰造成的?是人類排放太多二氧化碳,還是太陽活動?
研究態度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我是學地質的,有一門課講第四紀地質,這是地質歷史上最接近現在的地質時期,所以基本上就是研究地球表層。有一次,教授帶著學生到附近的郊區,進入一個農民挖出來的深坑裏,指著深坑邊上土壁的不同層面,講解如何判斷地層形成時期的氣候、溫度,以及判斷泥沙來源等等。
教授指著其中一個很厚的地層說,這一層土質黑色,說明氣候潮濕溫暖,此地應該是沼澤,而且當時有很多動植物,所以有機質極為豐富。旁邊看熱鬧的農民聽了大笑說,才不是呢,這裏原來是我們公社的大糞坑。
當然教授很尷尬,但他很厲害的馬上解釋說,這就是要大量和完整樣本的重要性,否則很容易得出錯誤結論。
記得教授還說過,採集樣本時,不能先入為主心存某種觀點,否則就有所謂「人擇原理效應」。比如說,我認定這裏的情況一定如此,當選擇樣本進行研究時,就會刻意選擇能夠支持我的理論的樣本和數據,而對有矛盾的部份視而不見。
這就是民間專家指責聯合國IPCC報告的關鍵,聯合國的報告,沒有採用大量的太陽輻射變化的有效數據。
探索 敏感地區
對地球氣候和溫度變化的研究,通常會在敏感地區進行。因為這種地方,氣溫有小變化,就會產生大的不同的結果。比如南北極,中國科學家也做很多研究,還有青藏高原,因為這裏對地球溫度和氣候的變化,也極為敏感。
2005年3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研究員黃磊,與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邵雪梅合作一個研究,題目是「青海德令哈地區近400年來的降水量變化與太陽活動」,出版在中國的地質學期刊「第四紀研究」上。他們談的是降雨量變化,結論是:過去9000到6000年間的近3000年季風降水量與太陽活動存在較強的相關性,過去1200年來的印度季風強度,與太陽活動的強弱存在較好的對應關係。
過去200年和100年左右的變化周期與太陽活動周期相一致,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過去800年來的降水量變化與太陽活動存在密切關係。
在全球,這種相關性也非常明顯。根據他們的研究,東非過去1100年的旱澇變化、北美大平原的乾旱、蒙古國東北部地區公元1651年以來的重建年降水量、黃河流域大洪水的發生時間、北京地區公元1870年以來的年降水量變化、近1000年來長江中下游的旱澇等,都與太陽活動存在密切的聯繫。
所謂太陽活動變化,主要指太陽黑子變化。太陽黑子,是在地球上觀察到的太陽上一塊顏色稍微暗一些的區塊,這些區域,和亮一些的區域,溫度可能相差一千多度,輻射亮也完全不同。說是黑子,但體量會非常巨大,有些比地球質量還大。所以,太陽黑子活動的變化,會對太陽發出去的輻射量造成變化,而太陽系中其他所有星球接收到的熱量,當然也就完全不同了。
從歷史數據上看,現在地球並不是最熱的,甚至在人類最近兩千多年的歷史上,現在也不是最熱的。兩千多年,大部份時間人類碳排放都很低,不會超過現在,但北半球很多時候仍然比現在還熱,這說明地球溫度變化,其實和人類活動關係不大。
政治VS科學
當然,我不是專家,也沒有掌握研究數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地球科學和氣候科學界中,很明顯科學家和專家們,有非常不同的認識和理解。這在科學界其實是常態。
聯合國的IPCC發表報告,選擇忽略某些數據,或者是排斥其他專家的研究,其實也不難理解。
第一,IPCC的全名,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他們是代表政府的科學家,而不是代表科學研究的科學家。這兩個是有區別的,因為政府要的是可執行和可推動的政策,而不是純粹的科學研究。
第二,地質學和氣象學,是一種被動科學。這些領域的專家,不像其他領域的專家一樣,會發明足以改變世界的東西,比如愛因斯坦、牛頓,他們的發明和發現,改變了世界。但地質學家和氣象學家通常不能,他們說兩千萬年前地球曾經很熱,對現在的人類社會、政府政策,一點幫助也沒有。
但最近二十年,通過把氣候變暖歸結為人類活動,地球學家和氣象學家,首次建構一個主動型的權威,可以對人類社會產生很大影響。別小看這一點區別,它足以讓一些人變得「偉大」起來。
所以,IPCC的報告,最重要的是:「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規模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將升溫限制在接近1.5℃或甚至是2℃,將是無法實現的。」這話說得很含蓄,直譯就是:除非立即、馬上大規模減排,否則未來的危險和危機一定會出現。
我們改變不了太陽,因此我不排斥減少碳排放,即使只產生百分之一的作用,大家去試一下也無妨。
中國古人的低碳生活
從熱力學的基本定理來講,只要人類不停止追求越來越高質量的生活,人均能源使用量不降低,所謂減排根本就不可能實現,那是一種生活態度與方式。世界上很多人只是從概念上去理解減碳,但未必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平時過日子,照樣住大房子、開豪華汽車、坐飛機旅行、胡吃海喝,或者買很多物品,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其實,低碳生活的概念,中國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來了。老子說「清心寡慾」,不買過多的東西,和基本生存無關物品一概不要,夏天不要冷氣機,冬天少用暖氣,少吃、多運動、多幹活。一句話---過窮日子、苦日子,做到這些,也就減排了。但有多少人能做到?
當今政策推動減排,用意在減少使用石化燃料。其實人類的文明發展,就是能源使用方式的發展,農耕文明時代,中國世界第一,當然也包括印度等古文明;煤炭時代,英國和西歐第一;石油時代,美國第一。再來的太陽能和風能的新能源時代,如果真的實現了,世界文明會有不同的樣貌,起碼現在的老大,可能就不是美國了。有時我總覺得,這是歐洲科學家,對碳減排特別積極的原因之一。
對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可以執行的政策,足以增加政府的功能。所以,現代減排也好,氣候變化危機也罷,背後其實不是科學,甚至不是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是政治。
只不過,就算減排做到了,太陽黑子還是會活動,地球照樣一會兒冷、一會兒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