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23日) 是「波羅的海之路」人鏈32周年,而香港「反送中」抗爭者發起「香港之路」運動,組成長達60公里的人鏈,在今日也是「香港之路」人鏈2周年,有港人在波羅的海三國發起展覽,展示兩條人鏈的關係。但拉脫維亞的博物館 Museum of the Occupation of Latvia(下稱MOL)在一星期前突然取消合作,但沒有解釋具體原因。
Iverson Ng 發起的展覽名為1989 Baltics - 2019 Hong Kong,旨在展示兩條人鏈的歷史聯繫,原定在愛沙尼亞的歷史記憶研究所Institute of Historical Memory、立陶宛的博物館 Museum of Occupations and Freedom Fights,以及拉脫維亞的MOL展出,愛沙尼亞的展館更設有網上展覽。
拉脫維亞博物館上周突取消展出
據當地媒體LSM報道,在香港出生的愛沙尼亞專欄作家 Iverson Ng,在波羅的海三國發起展覽。作為展覽一部份的 MOL,其副館長在上周二(17日)向去信 Iverson Ng,表示單方面取消展覽,電郵中稱,雙方並未完全理解彼此的的動機和想法。副館長更稱,博物館在8月23日的任務是提醒民眾不要忘記1939年德蘇互不侵犯條約(the Hitler-Stalin Pact)帶來的後果,而非展示其他議題。
Iverson Ng 表示,他其後多次致電及去信博物館,但博物館拒絕解釋為何冒著聲譽受損的風險在最後一刻取消展覽。
博物館曾表示樂意展出 當地副總理關注事件
MOL的總監 Solvita Vība 曾在本月13日向LSM宣傳該展覽,指「香港之路」是香港民運人士「以波羅的海諸國為榜樣,手牽手向國際社會展示他們的團結與堅定」,他又稱拉脫維亞外交部長 Edgars Rinkēvičs 曾支持「香港之路」。
Iverson Ng 向《立場新聞》表示,在6月21日MOL回覆他的電郵中,博物館表示「很樂意在博物館中展出該展品」。
拉脫維亞副總理 Artis Pabriks 上周六(21日)亦轉載了MOL取消展出的新聞,Iverson Ng 表示,估計事件與當地政府無關,是有其他原因。
香港之路倣傚波羅的海之路
1989年8月23日發生一場大型和平示威活動「波羅的海之路」,約有200萬人組成一條長達675公里的人鏈,穿越波羅的海三國,呼籲國際社會關心三國被蘇聯佔領的遭遇。示威發生的7個月後,立陶宛首先宣告獨立,1991年9月,蘇聯正式承認波羅的海三國獨立。
201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之路」30周年,當時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有示威者發起「香港之路」,希望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香港的情況,主辦方稱行動有逾21萬人參加,人鏈橫跨香港各區,穿過港島及九龍,人鏈長達60公里。@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