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組織協會今日(8月15日)舉行記者會,指女性佔總體無家者比例由2014年的5.5%,增至2021年約10.9%,增加近一倍。現行支援措施未能配合她們的需要,建議設相應服務中心及團隊。 

社協在記者會上引述社會福利署最新數據,經社署登記的無家者人數,由2014年的787人,大幅升至2021年的1,562人,創下九七後新高。其中,女性佔整體露宿人口的比例,由2014年的5.5%(43人)增加近1倍,至今年約10.9%(171人)。

社協在去年10月至今年3月訪問15名近2年內曾經或仍然露宿或居於不穩定居所的女性。研究發現,女無家者比男性有更多情感、情緒及精神健康上的需要。當中八成有不同程度的情感支援需要,三分一之人有依賴他人的傾向,有一半人要接受精神科治療及跟進。女性的露宿原因,主要為經濟困難、成癮或健康問題,甚至有人因喪偶不想在家中觸景生情,選擇露宿街頭。 

政府女性短期宿位嚴重不足

社區組織幹事薛錦屏表示,現時對女性無家者的支援服務不足,無家者服務側重男性。現時政府提供222個資助緊急及短期宿位,惟以男性使用者為主,當中女性宿位僅佔31個,未能滿足本港超過100名女性無家者的住宿要求。 

阿潔與男朋友在兩年多前在街頭露宿,她曾入住短期宿舍,但衞生惡劣,床鋪破爛,更有蝨患問題,令她寧願露宿。阿潔表示,由於受到精神問題困擾,需要男朋友照顧,包括提醒她準時吃藥,但大部份宿位只提供予單身人士,不能與伴侶一同入住,只好二人一同露宿街頭,直至近日租住劏房。

May May曾為「麥難民」,她說,女性無家者欠安全感,因為女性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她曾在快餐店被盜取財物,又擔心被騷擾,在晚上不敢去公廁,選擇留在麥當勞。去年政府禁晚市堂食後,一眾「麥難民」失去容身之所。

社區組織幹事吳衛東建議政府,增設專門支援女性無家者的服務中心、外展團隊及緊急住宿服務,以間隔或獨立房代替「大通舖」,增設不限性別及關係的雙人住宿,並增撥資源加強無家者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等。@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