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上月起刪除在YouTube頻道上已播放逾12個月的節目,教協調查後表示,節目刪除後,逾九成教師表示準備教學素材有困難,要求港台將所有節目重新上架,繼續為教育界製作高質素的本地節目。
教協於5月31日至6月7日訪問近600名中小學教師,有98.6%受訪者表示學生對觀看港台節目感興趣、94%教師認為港台節目製作質素高、86%人日常教學會用非教育電視的港台節目作為教學資源,幾乎涉及所有學科,包括小學常識、中學通識、人文學科及中文科等。當中最多教師使用「鏗鏘集」節目作教材,其次是「香港歷史系列」及「視點 31」。
在每年教師使用次數方面,有51.7%教師平均每學年使用港台節目10至49次,有一成教師使用50次或以上,甚至更有15位教師更用逾100 次。有關數據包括每位教師所有任教科目、班級及課堂內外的使用次數。
在節目類別方面,近79%教師使用時事節目,71%教師使用有關環保、環境或自然的節目,61%教師使用與教育相關的節目。至於貧窮與社會福利(55%)、人物故事(47%)、公共衛生與醫學(45%)、土地與住屋(44%)及歷史(42%)類節目亦被教師採用。
最多教師使用「鏗鏘集」下架是「大損失」
其中「鏗鏘集」是最多教師使用的節目,近88%人曾用作教學資源,其次則是「香港歷史系列」(48.3%)、「視點31」(42.9%)及「時代的紀錄———鏗鏘說」(26.8%)。
除以上節目外,教協指出還有些較小眾節目,例如「手語隨想曲」、「我家在香港」及「體壇無極限」等,適合特定需要的學生,坊間難以找到同類教材替代,有其保留價值。
節目刪除後,有91.7%教師表示下架後,準備教學素材有困難,影響教學質素。有受訪教師表示,港台節目有中英版本,題材豐富,坊間很難找到代替,而很多有關社會議題的節目在多年後仍然適用,不應下架。甚至有受訪教師指,將「鏗鏘集」等節目下架是「大損失」,減少了用客觀角度看事物的節目。92.7%教師同意節目重新上架。
教協副會長、小學教師老師黃慕儀表示,港台節目用字文雅,而其它相同課題的影片,老師難以找到粵語的節目,即使能找到,其用字通俗,學生難以分辨哪些字應該學習。
她舉例在教授香港房屋課題時,會使用「香港歷史系列」當中的片段作教材,有許多珍貴的片段記錄,內容極為生活化,讓學生印象深刻;在教授環保課題時,用「視點31」介紹日本回收的影片,當中介紹膠樽、紙皮的回收步驟,生活化片段能加深學生印象,並非標語式的鼓勵學生保護環境。
教協副會長、前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港台節目內容多元質優,能激發學生學習,適合學校使用,節目以公帑製作,下架造成公共資源浪費,對中小學教學困擾,促請港台將節目重新上架,並保持自由的製作空間,繼續創作高質素的本地節目。@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