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期間的1948年5月,駐守在吉林省長春市的國民黨六十軍10萬人遭到了10萬中共軍隊的全面圍困,導致守軍糧食、燃料極度缺乏。中共軍隊之所以選擇圍城,是考慮到自身實力弱於國民黨軍隊,強攻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是故採取了「圍而不打」的策略。

在外援無法到達、糧草匱乏的情況下,堅持了150多天的國民黨軍隊被迫倒戈,中共軍隊佔領了長春。然而,中共所謂的勝利卻是建立在餓死眾多無辜老百姓的基礎之上的,套用當時的獨立媒體《大公報》的話來說就是「可恥的長春之戰」。

長春之戰的可恥之處就在於中共軍隊採用了極不人道的做法,即在圍城期間,不准一個老百姓出城。事實上,早在對長春實施圍困之初,毛澤東就批准了林彪提出的「嚴禁城內百姓出城」、「只有帶槍和軍用品的人才能放出」的做法。

6月1日,林彪簽發的電文中有如下字句:嚴禁糧食、燃料進敵區;嚴禁城內百姓出城……要使長春成為死城……。中共的目的顯而易見,就是迫使百姓把城內糧食耗光,使長春守軍糧盡而降。也就是說,長春城內的老百姓成為了中共軍隊要挾國民黨軍隊的籌碼。

當時守城的國民黨將領還想打持久戰,提出了「人人種地,日日練兵」的口號,但長春城內即使都種上莊稼,也得等到秋後才能收上糧食,而7月底城內就斷了糧,50萬百姓的口糧成為國民黨軍隊的沉重負擔。7月下旬,蔣介石電令守軍疏散長春的老百姓,讓老百姓出城謀求生路。

然而,老百姓怎麼也沒想到,出城遭到了中共軍隊的阻撓。飢餓的人們成群地跪在中共士兵面前央求放行,但卻沒有絲毫作用。有的只好把嬰兒和孩子丟了就跑,有的拿根繩子就在中共士兵前上吊自殺。一些中共士兵見此慘狀也跪倒在地陪饑民一起痛哭,並表示「這是上級的命令,我們也沒有辦法」。

9月9日,四野四巨頭「林羅劉譚」曾給毛發電說:「我之對策主要禁止通行,第一線上五十米設一哨兵,並有鐵絲網壕溝,嚴密結合部,消滅間隙,不讓難民出來,出來者勸阻回去。此法初期有效,但後來飢餓情況越來越嚴重,饑民變乘夜或與白晝大批蜂擁而出,經我趕回後,群集於敵我警戒線之中間地帶,由此餓斃者甚多,僅城東八里堡一帶,死亡即約兩千。八月處經我部份放出,三天內共收兩萬餘,但城內難民,立即又被疏散出數萬,這一真空地帶又被塞滿。此時市內高粱價由七百萬跌為五百萬,經再度封鎖又回漲,很快升至一千萬。」

而在被圍困期間,老百姓為了生存下去,不僅吃樹皮、樹葉等,還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國民黨將領段克文在回憶錄曾提到,長春有一家店舖賣的熟肉竟然是人肉,雖然老闆被槍斃,但人吃人並沒有被遏制。當時參與圍困長春的中共某師團參謀長劉悌也回憶說,自己曾看到過一個老太太將餓死的老頭的大腿煮著吃了。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不少。

1948年10月15日,《西京日報》報道了長春圍城後難民淒慘情形:「民眾只有找野草,瓜花,豆秧,樹皮來充飢,一邊賣去箱底,換取米糧,豆餅,酒糟一類的東西配合吞食。糟糠豆粕,樹皮之類,原非人食,食之不僅有礙營養,且患消化器病,以致普遍性眼疾與胃腸炎,廣泛發生,身體日漸瘦弱,蓬髮污面,終至相繼倒斃僻巷頹垣,陋室溝壑之間。」

據說,在當年的長春,隨時隨地都有人倒下,而依靠空投糧食維繫生存的國民黨軍隊能做的就是組織收屍隊,24小時在馬路上撿屍首,然後餵狗,狗吃得膘肥體壯後,人再吃狗。據說當時也發生了國民黨軍官用食物換女人的醜事。

封鎖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斷糧後的長春,真的變成了一座死城,變成了一座白骨之城。死人最多是洪熙街和二道河子區,都是十室九空。炕上、地下、門口、路邊,到處都是白花花的骨頭架子。

當時時值盛夏,到處都是黑壓壓的綠頭蠅,蛆蟲也是成片成片的。就連城外的中共軍隊也「深受其害」,他們說最怕颳風,一颳風,臭味十里、八里都熏得人頭昏腦脹。據說,長春滿城百姓沒有人家不死人的。

10月份,國民黨軍隊倒戈後,中共軍隊進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救生埋死」。「救生」就是給活著的人發糧食,「埋死」就是埋死人。第二年春天,凡是埋死人的地方都不長草,因為那地太「肥」了。

2006年6月4日,吉林省的《新文化報》的一篇報道將被塵封的歷史再度曝光:「每一鍬下去,都會挖出泛黃的屍骨。挖了4天,怎麼也有幾千具!」而就在6月2日清晨,很多市民圍在長春市綠園區青龍路附近一處正在挖掘下水管道的工地,親眼目睹了大量屍骨被挖出……

那麼,長春被圍期間究竟有多少人被餓死?資料顯示,國民黨士兵沒有一人被餓死,但老百姓餓死的準確數字卻眾說紛紜。大陸有學者認為是15萬,國民黨軍官段克文在回憶錄中估計餓死了65萬人,日本方面估計餓死20萬人左右,而據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大江大海1949》中保守估計,餓死人數至少也有30萬,不低於南京大屠殺造成的死亡人數。

令人遺憾的是,即使是不少長春本地人,也甚少有人了解這段慘痛的歷史,而十多年前的我才偶然從一個來自長春的朋友那裏了解到他們家之所以存活下來,是因為國民黨空投的糧食掉進了他們家的豬圈中。如此悲慘的歷史,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市中心廣場的所謂「蘇軍紀念碑」卻廣為人們所知。這如何不讓人心生悲哀?

龍應台曾在書中發問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麼大規模的戰爭暴力,為甚麼長春圍城不像南京大屠殺一樣有無數發表的學術報告、廣為流傳的口述歷史、一年一度的媒體報道、大大小小的紀念碑的豎立、龐大宏偉的紀念館的落成,以及各方政治領袖的不斷獻花、小學生的列隊紀念、鎂光燈下的市民默哀或紀念鐘聲的年年敲響?」

為甚麼呢?大概是因為中共非常不希望自己這段不光彩的歷史為人們所知吧,也是,一句輕飄飄的「自己圍城沒有放糧給市民的責任」的托辭就可以擺脫30萬冤魂的哭泣了嗎?就能因此擺脫自己的罪行嗎?正如中共在此後的歷史中的所為一樣,中共甚麼時候把百姓放在眼中了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