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國大選中主流媒體和社交巨頭否認選舉舞弊的最重要的一條依據,可以用推特給特朗普總統的推文貼上的藍色警告來概括:「任何形式的選民欺詐在美國極為罕見」(Voter fraud of any kind is exceedingly rare in the US)。「選民欺詐很罕見」是主流左媒們的口頭禪,幾乎每篇報道中都能看到。但是,這卻是一個極其有誤導性的口號,因為美國這次大選舞弊的重點根本就不是來自選民的欺詐。

「大選舞弊」僅僅是「選民欺詐」嗎?

選民欺詐(voter fraud)形式主要有三種,非公民投票,重複投票,冒名投票。筆者查閱了一下「傳統基金會」收集整理的被定罪的選民欺詐案例數據庫[1],四十年下來只有一千多案例。很多案例都是屬於比較小的地方性選舉,因為投票的基數小,只要多弄幾張幾十張選票可能就改變結果,作弊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對於總統大選,選民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多一張票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卻還要冒聯邦重罪的風險,得不償失。這個說法基本上是站得住的。

筆者查看了很多左派智囊和主流左媒關於選舉欺詐所做的調查報告,它們的焦點真的就是集中在「選民」身上,即使有別的嫌疑,一般都用「人為的數據錯誤」而輕描淡寫地敷衍過去。他們推理的邏輯就是,選民們作弊的動機和機會都不大,所以得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就是「選民欺詐是很罕見的」。這次2020大選,特朗普團隊在說投票機的問題,左媒們就回應說歷史證明「選民欺詐很罕見」,這個投票機和選民能是一回事嗎?

一場選舉並非只有選民,還有從上到下大大小小操辦選舉的工作人員(Election Official)和管理部門,他們要是作弊,算不算欺詐?這才是2020總統大選舞弊的核心,卻被主流左媒、社交巨頭和喉舌專家們瞞天過海了。

這次曝光出來的死人投票、冒名投票,原則上講也不是選民自己就能做成的,是因為政府的選民冊沒有及時更新,死亡的或者已經搬走的仍在名單上,盲目的大搞郵寄投票,造成很多選票流落到別人手裏,從而造成了很多欺詐投票,而工作人員在核對簽名時又不認真(這還是善意的揣摩),才使得這些欺詐票進入了投票系統。顯然這是官員和工作人員的錯,或者就是選舉官員們在欺詐,不能簡單地歸為選民欺詐,應該叫做「大選舞弊」或「選舉欺詐」(election fraud)才更合適。

兩百年來,美國的選舉系統也一直在修修補補,主要是圍繞「選舉誠信」(Election Integrity)與「選舉方便」(Election Convenience)二者之間進行博弈。強調「選舉誠信」的,希望強制使用選民身份證,減少郵寄投票,以對付日益嚴重的欺詐;強調「選舉方便」的,總是說「選民欺詐很罕見」,不用搞那麼嚴格,弄得大家參與投票的熱情都沒有了。

博弈的結果就是,美國人口普查連是不是公民都不能問,搞不清楚有多少公民;很多州在投票時也不要求施行嚴格的照片身份證核實;沒有全國聯網的選民數據庫,一盤散沙,與電子時代恍若隔世;人口流動改變地址也沒有與選民登記掛鉤,應該去哪裏投票自己都一頭霧水。

這一系列的問題,到了2020年遇上中共病毒帶來的大瘟疫,一直想要推廣郵寄選票的各派人馬,抓住機會大肆提倡郵寄投票,而郵寄投票需要工作人員手工確認簽名,還要手工掃瞄計數,這流程一多,就成為了滋生大選舞弊的最重要環節。

案例分析:選民冊上的幽魂

圍繞2020選舉舞弊,流傳的欺詐手法花樣繁多,這裏就不細數了。有一個欺詐手法讓筆者耿耿於懷,就是有證人出來說,看到工作人員拿著一沓選票重複掃瞄,或者是拿來一堆私下印製的假選票掃瞄計數(比如那種沒有摺痕的郵寄選票,肯定就是假的了),或者把監票員騙走後,偷偷摸摸從桌子底下拖出幾大箱選票來加班加點地掃瞄(要不是有錄像為證,大概不會有人相信)。

但是,筆者很納悶,這種手法很容易被發現啊。一人一票,一張選票對應著選民冊上的一個名字,選票與投票選民在數量上必須相等(就算有誤差也不能太離譜)。重複掃瞄或者整一堆假選票的直接後果就是選票數大於投票的選民數,在選民冊上找不到對應的名字。

比如選民冊上標註投了票(不管是現場還是郵寄)的選民總數是一萬人,你掃瞄出來的選票總數是一萬一千人,這無中生有多了一千人,那不馬上就露餡兒了嗎?於是,筆者就產生了想要驗證一下的想法,用選民冊上的投票人數來對比公佈的選票數,看選票與投票的人是不是對得上。

筆者從賓夕凡尼亞州的官網上買來了12月7日的的選民數據包[2],裏面有賓州67個縣選民的詳細內容,還包括過去幾屆總統大選的投票記錄。

結果讓人很驚訝。選民冊上2020年大選投票人數比賓州的選票總數要少32萬。這是甚麼意思?就是有32萬張選票在選民冊裏找不到對應的投票人,就像有32萬個幽靈一樣。這些幽靈票是不是重複掃瞄或者整假選票的結果呢?筆者不敢下斷言,因為也可能是投了票的人沒有被及時地匯總更新到數據庫。於是,筆者又查看了2016、2012的大選數據,結果也是一樣,選票數都是多出投票人數不少。

下面列出一個表讓讀者有更清晰的概念。選了三個縣,兩個是傾向民主黨的,一個是傾向共和黨的。我們發現,公佈的總票數與選民冊上的投票人數的差額(紅色數字)從一萬多到十幾萬的都有。拿匹茨堡來說,2020年公佈的總票數是722,033,而選民冊上標註在2020參與大選的只有604,903,相差117,130。不光是2020,查對2016、2012,也是一樣對不上。

照理說,選票可能有被作廢的,總票數可能比投票的選民人數少一點是有可能的,但絕不應該多,就算有數據誤差,也不應該多出這麼多。(每年登記選民的總數基本都是增長的,可以假設就算是搬走的人也很少有人會去主動註銷的,所以2020年的選民冊應該同樣適合於考察2016、2012的選舉情況)

賓夕凡尼亞州選票數與選民冊上的投票人數對比。(數據來源:https://www.dos.pa.gov/)
賓夕凡尼亞州選票數與選民冊上的投票人數對比。(數據來源:https://www.dos.pa.gov/)

選民冊的不準確,為大選舞弊打開閘門

如何解釋這個差額呢?兩種可能,一是假設數據是準確的,年年都有差額是因為工作人員這些年都在作弊;二是假設數據不準確,選民數據庫根本就沒有很好的維護,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選民的投票情況,差額是屬於數據錯誤。

可是,這種數據不準確,又給作弊創造了條件,如果這時候弄進來很多幽靈票,反正數據不準確,不能作為憑證,真真假假混在一起,舞弊行為就得以逃過審查。如果重複掃瞄或者整假選票使得候選人在票數的差距上超過了0.5%(各個州要求不一樣),還不能自動啟動重新計票,而且重新計票也不能找出假選票。

這種數據的不準確,是懶惰,是無能,還是別有用心?我們不知道。至少我們可以說,如果美國大選中選民冊不能保證準確性的話,灌了幽靈票也查不出來,那就為壞人的舞弊打開了閘門,使得人們對選舉的誠實性失去信心。從2020年大選出現的各種舞弊指控看,已經不再是「選民」們的個體行為,而更多的是「選官」們惡意為之。如果零散的「選民欺詐」讓美國的民主選舉蒙上了一些灰塵,而大規模的各級選舉官員都有人參與的「大選舞弊」則是在從根本上動搖著美國民主的基石。

事實上,我們看到這次曝光出來的作弊手法,遠遠超過了一般工作人員,像Dominion投票機背後的內情,幾個搖擺州在大選之夜步調一致的停止計票,改變郵戳時間,運送選票的卡車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等等,這一切的背後都是鬼影幢幢。

炒作傳統的「選民欺詐」,用無辜的「選民」來當替罪羊,掩蓋涉及方方面面的「大選舞弊」,是現在左派喉舌們的伎倆。「選民欺詐很罕見」這種當作藉口的口頭禪可以休矣。#

[1]傳統基金會選民欺詐案例數據庫https://www.heritage.org/voterfraud

[2] 賓夕凡尼亞州選民數據
https://www.pavoterservices.pa.gov/Pages/PurchasePAFULLVoterExport.aspx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