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近日傳出消息,多年以來直接參與對中港兩地人權活動者進行攻擊和抹黑,曾撰文污衊陳太和黎智英等人是「禍港四人幫」,多次在大陸用造假手段打壓律師和人權活動者的中共中央政法委文宣文字打手鄭琳,將調任香港中聯辦,掌管宣傳部門,計劃以所謂新媒體方式對抗香港年輕人的反共思潮。港人擔心此任命將加重中共對香港社會意識形態的操控和分化。不過也有人認為,鄭琳的到來,將加速港人認清中共和拒絕中共。

因擅長抹黑他人而臭名昭著

中共體制內媒體人鄭先生11月30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鄭琳空降中聯辦的消息已聽說多日;文宣系統過去換人並不引人注意,但由於鄭琳是政法新聞系的資深官員,有太多的劣跡,比如她在2009年底到重慶協助時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打壓律師李莊,整得臭名昭著,因此她這次升官才備受關注。

據中宣部此前重點推送的新聞顯示,鄭琳在擔任政法委官方新媒體負責人之餘,還直接指揮了對香港抗爭學生的抹黑,以網絡語言欺騙國內輿論仇視香港抗爭者,並將香港抗爭市民污衊為暴徒和港獨等。

鄭琳主管的中共政法委的官方新媒體帳號「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曾在去年點名污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民主黨前主席何俊仁是「禍港四人幫」;並在去年9月13日發文批評李嘉誠提出政府應「對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是「縱容犯罪」。

另外,鄭琳在2019年11月13日撰文,抹黑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參與抗議的學生是被美國收買的所謂「暴徒」,每人每日獲1.5萬元報酬,殺港警可得2,000萬。文章稱:2019年10月1日前夕,「招募死士」計劃推出,「死士」只要殺警、假扮警員殺人後嫁禍、縱火等,可以獲得2,000萬「撫卹金」。

這篇文章雖然騙了一些大陸網民,但不信的也大有人在,大陸網民吳先生表示:「大陸的媒體是被封住的,它說甚麼(就)是甚麼,沒有可信度。香港600萬人口,200萬人口都起來,真有這麼多暴徒嗎?有本事把防火牆拆了,讓中國老百姓自己來看。」

有網民說,這不可信,因為要是真這樣,美國就要破產了。

而海外的網民也說,國內媒體真的惡臭,全是些假新聞。

也有人說,笑死,這也有人信,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政府也一下破產了。

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報告,這篇文章經查證後,證實是錯誤訊息。文章中的「死士招募令」圖片,使用大陸慣用的漢語拼音,而非香港粵語拼音,文章中所講述的關鍵資訊,沒有任何實際資料佐證,文章中一張出自於路透社的圖片,也是被竄改的。

後台老闆是「總加速師」的親信

鄭琳目前擔任中共政法委綜治資訊中心副主任,是政法委新媒體文宣負責人。她曾是記者出身,在《中國青年報》工作20年,擔任過法治社會部主任、中青輿情監測室主任。

而鄭琳的老闆,中共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是習近平的親信。

陳一新2000年6月升任浙江省委辦公廳副主任,與張德江、習近平、趙洪祝三任省委書記有過交集。特別在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陳一新於2003年7月被提拔為中共浙江省委副秘書長,2006年6月兼任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直接服務習近平。

2017年新華社首度公開採用「融媒體」一詞,就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宣傳部門進駐到各類新媒體之中,把廣播、電視、互聯網進行整合,以大量散佈官方宣傳內容的方式,強化對中國人的洗腦效果。

2018年3月,陳一新開始擔任中共政法委秘書長。上任半年後,同年9月4日,陳一新在政法高層工作會議上強調,政法委將培養政法網紅大V,研究網絡鬥爭新戰略、新戰場、新戰法。

兩個月後,2018年11月20日,營運了3年的知名政務新媒體「長安劍」在微信及今日頭條平台上,正式更名為「中央政法委長安劍」,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身份。

2019年6月,習近平在中共喉舌雜誌《求是》中再次強調加速推動「融媒體」的重要性,並將其列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主題,顯示「融媒體」已是「國家級重要產業」。

2019年6月香港爆發反送中抗議運動後,「長安劍」多次發表抹黑抗議者的文章。

此次陳一新派鄭琳調任香港,與「總加速師」習近平要求加速加強推動「融媒體」計劃有關,是要利用所謂的新媒體方式來對抗香港年輕人的反共思潮。

有香港媒體人擔心,鄭琳這個中共文字打手來到香港後,將加重中共對香港社會意識形態的操控和分化;不過也有人認為鄭琳的到來,將加速港人認清中共和拒絕中共。畢竟香港人與被封閉在防火牆之內的大陸民眾最大的不同是,無論受英式教育長大的中老年人,還是1997年香港政權移交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他們都擁有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思考與辨別能力。「長安劍」只會加速暴露中共的欺騙和血腥暴力的本質,讓中共被香港人唾棄的日子來得更快。@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