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團隊分析本港首兩波疫情,發現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共涉及逾90宗確診個案。另外,截至11月18日零時零分,本港新增9宗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確診個案,6宗為外地輸入個案,3宗為本地個案,其中1宗源頭不明,累計5,480宗個案。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分析本港在3月28日實施社交距離措施前後的中共病毒爆發情況,時間涵蓋第一及第二波疫情(1月23日至5月31日),並分析當中涉及的社會人口統計學和流行病學數據。 研究區分了12種接觸環境類型,包括家庭、鄰里、餐館、娛樂場所(如酒吧或卡拉OK)、私人聚會、購物、個人服務(如健身室或美容院)、工作間、教育、宗教活動、醫療保健及交通運輸。

研究指,本港第一及第二波疫情期間,324宗確診個案與本地傳播有關連。個案分佈在123個群組中,其中59個屬於「主要接觸環境」(即有感染源頭),其餘64個是「延續接觸環境」。就「主要接觸環境」而言,娛樂場所造成的傳播次數最多,共牽涉逾90宗確診個案。在總數123個群組中,涉及家庭的群組達63%,其中一半為「主要接觸環境」。其中19個傳播鏈涉及多於一種的接觸環境。最長的傳播鏈是由一個酒吧群組開始,在26日內延伸至30個其它群組,涉及7種接觸環境。

中大醫學院何鴻燊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山分析,酒吧等娛樂場所的傳播次數多而廣,原因包括市民在酒吧會接觸到較多陌生人,逗留時間亦以小時計,相對食肆,市民的逗留時間較短,亦少接觸陌生人。

中大醫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教授表示,邊境措施至今仍有漏洞,政府必須正視。強調若政府的邊境措施「楂得緊」,本港的限制令等措施便未必需要「楂得咁緊」。他又說,研究結果交予政府,希望政府在調整公共衛生干預策略參考,以制訂最佳的傳染病防控措施。

另外,本港新增的確診個案中,6名輸入個案患者分別由黑山共和國、印尼、英國、菲律賓、巴基斯坦抵港。

增九宗確診個案

一宗源頭不明個案涉及一名76歲的士司機,他居於沙田愉田苑愉澤閣,最後上班日期為11月16日。他10日出現咳嗽,16日出現氣喘,同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醫並入院。

醫管局公佈,截至昨日上午9時,過去24小時有12名確診病人出院,累計5,224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有109名確診病人分別於19間公立醫院留醫,其中8人危殆,2人情況嚴重,其餘99人情況穩定。◇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