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陸續解封後,中共肺炎疫情又開始回溫,且新增病例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這與年輕人在夏日玩樂有關。病毒學專家林曉旭指出,這是一個不好的徵兆,意味著病毒有機會適應更多人體,進一步突變。

群聚狂歡、參與BLM 造成確診病例年輕化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過去5個月之內,全球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確診病例增加六倍。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典、澳洲、日本、南韓都有確診者年輕化的趨勢。

法國放寬封鎖措施,咖啡館和餐館重新開業,人們在酒吧排隊進餐和飲酒。(FRANCOIS GUILLOT / AFP)
法國放寬封鎖措施,咖啡館和餐館重新開業,人們在酒吧排隊進餐和飲酒。(FRANCOIS GUILLOT / AFP)

多數專家認為原因與學生返校上課、畢業舞會及年輕人湧入夜店和娛樂場所有關。WHO表示,「對防疫鬆懈,沒能保持社交距離,提高了年輕族群的感染風險。」

中共肺炎肆虐期間,美國馬里蘭州出現BLM集會,許多人在沒有配戴口罩之下喊口號。 (Andrew Burton/Getty Images)
中共肺炎肆虐期間,美國馬里蘭州出現BLM集會,許多人在沒有配戴口罩之下喊口號。 (Andrew Burton/Getty Images)

例如,西班牙卡洛斯三世醫學中心日前公佈最新肺炎疫情報告,自西班牙開始解除封鎖後,中共肺炎確診病例多發生於年輕族群,男性平均確診年齡為41歲,女性為45歲。此外,最近3星期以來,男女確診平均年齡再降至36歲及38歲,年齡層15至29歲的確診人數也增加3倍。

西班牙衛生部長薩爾瓦多伊拉(Salvador Illa)指出,此波疫情升高原因在於年輕人於夜間娛樂場所群聚狂歡,以及對中共肺炎的防範掉以輕心。

日本的女僕咖啡廳、牛郎店,及南韓首爾市梨泰院一帶的多家夜店都爆發大規模的感染事件。

美國在5月底每日新增病例原已降至每日低於兩萬,因弗洛伊德事件引發「黑人命貴」(BLM)暴亂活動,造成單日新增病例再突破4萬。參與遊行示威暴亂的民眾多為年輕人,不僅沒有保持社交距離,不少人甚至沒有戴口罩。

在中共病毒發源地武漢,瑪雅海灘水上樂園日前舉辦泳池電音派對,水池裏擠滿了人。(STR / AFP)
在中共病毒發源地武漢,瑪雅海灘水上樂園日前舉辦泳池電音派對,水池裏擠滿了人。(STR / AFP)

而在最早傳出中共病毒的武漢,當地瑪雅海灘水上樂園日前舉辦泳池電音派對,人群如同擠沙丁魚一樣,民眾穿著泳裝在泳池裏緊密接觸,完全無安全距離。

中共病毒若突變 可能引發更大波疫情

新增病例明顯年輕化的現象,引發學者們的擔憂。雖然青壯人口染病後,多為輕症或無症狀,但也可能演變成重症,並傳染給其他人,包括抵抗力弱的年長者。

皇家醫學會候任主席羅傑柯比(Roger Kirby)近日在BBC廣播四台《今日節目》時直言:「冬天來了,幾乎可以肯定,第二波病毒即將來臨。」

柯比教授以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為例,當年夏天的西班牙流感確診者在逐漸減少,但到 9月至11月之間的死亡人數激增。「我們在1918年看到的是病毒變化,第二波與第一波不同,影響的是不同人群,主要是年輕人」,他說。

「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博士在受訪時,不斷的如此強調。

林曉旭指出,西班牙流感病毒致命性很強,甚至可讓年輕人在染病當天就死亡。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目前並沒有如此強的致命性,但可能是傳播力及致病力增強,造成年輕人被感染的機率上升。

今年年初全球大流行期間,年長者因免疫系統弱,容易染病,死亡率也高。在這幾個月全球傳染的過程中,新冠病毒(中共病毒)一直在適應不同人群、不同年齡段,也尋找「突破點」。

佛州斯克里普斯研究中心(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於今年6月表示,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曾發生基因突變,病毒的棘狀蛋白增加,使這些蛋白更穩定,讓病毒更容易侵入人體細胞。他們將發現稱之為D614G的突變。

「D614G毒株是造成年輕人感染增加的原因之一,現在歐美流行的主要也是D614G毒株」,林曉旭說,「突變的病毒株在全球流行化是不好的徵兆,表明會在更多的年輕人中感染。病毒並進一步尋找其它突變,以更加適應免疫系統、更容易突破免疫系統的防守。」

年輕人的免疫系統防禦能力比老年人強,若病毒能夠在人體引起更多細胞因子風暴或更多躲避免疫系統的能力,將增強新冠病毒(中共病毒)大面積感染人群的能力。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林曉旭指出,一旦病毒找到突破點,「(全球)可能會面臨更大波疫情、更摧毀性的爆發」。

勿放縱享樂 持續保持防範意識

從去年12月爆發疫情以來,截至8月18日,全球病亡數字至少有77萬8千人,總確診人數已突破2,210萬人,單日新增確診人數21萬5,889人。

在這場堪稱全球大災難的流行病中,公共衛生專家不斷呼籲防疫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份,民眾要落實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以及戴口罩。

林曉旭認為,造成疫情年輕化的原因,除了年輕人的防範意識比年長者薄弱之外,也因他們對自然少有敬畏之心。

他說,受傳統觀念影響,年長者在這場災難面前,會謙卑、禱告、祈禱神明保佑,甚至是懺誨、反思。多數年輕人在現代科學影響下,似乎只等待疫苗問世,其它時間該玩就玩,敬畏之心很薄弱。這也造成年輕人容易放縱享樂,失去警覺。

但這不是一個健康的趨勢。生活不規律、深夜玩樂,都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在疫情未過之前,依舊應保持防疫習慣,同時維持規律的作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