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官場現形記‧第七回》曰:「如果照本抄謄,倘若撫憲傳問起來,還不出這幾個人的出典,就要露馬腳。」又《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幸虧勞航芥機警過人,便栓自曉得的事情一一對答,談了半日,尚不致露出馬腳。」不管是「露馬腳」、「露出馬腳」,都是隱蔽而不欲人知的真相洩露出來了。

那麼,為甚麼洩露真相稱為「露馬腳」呢?

據《太平廣記‧卷二六五‧盈川令》引唐朝張鷟《朝野僉載》中有一段記載,提到初唐詩人楊炯,跟「露馬腳」的典故有關。楊炯,唐朝華陰人。幼年時就很聰慧,十歲以神童被舉荐中第。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

武則天在位初期,徐敬業與駱賓王等人共討武后,兵敗。楊炯的弟弟楊神也參與,因此楊炯被降職為梓州司法參事,任職期滿後,又被任命為盈川縣令。楊炯為政非常嚴苛,吏役們稍有不合他的心意,動不動就下令用棍棒打死。

楊炯有詞學特長,因而依仗自己有才學而傲慢,不與時事相合。他每次遇見朝中官員,都取笑他們是「麒麟楦」。有人問他原因,楊炯說︰「現在玩樂耍弄麒麟楦的人,就是雕刻繪製一個麒麟頭和角,裝飾一張麒麟樣子的毛皮,然後套在驢子身上,沿著場地來回行走。等到脫掉那層假皮,卻還是驢子。沒有德行而穿著光鮮亮麗官服的人,與驢子披著麒麟外皮有甚麼區別呢?」

在《禮記‧禮運》上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及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麒,仁獸也,糜身,牛尾,一角。」意思是說,麒麟是吉祥的仁獸,形狀像鹿而獨角,尾像牛尾。

此外,在《瑞應圖》上載︰「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不踐生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侶行,不食不義,不飲汗池,賢者在位則至。」大意是說,麒麟是仁獸,雄的稱為麒,雌的稱為麟,不踐踏蟲類和草木,不成群結隊活動,不吃不義之食,不喝污水,世上有賢君在位時,麒麟才會出現。因此自古以來,麒麟被人們視為祥瑞的象徵。

楦,原指製做鞋子時,塞在鞋內用來校正鞋樣之木製的腳模型,亦即鞋楦頭、鞋楥。如宋朝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三‧諸色雜買》︰「油杆杖、榾轆、鞋楦。」

麒麟楦,指裹在麒麟皮內的馬或驢子,是古代在節日、祭祀的慶祝遊行活動之一。古人雖視麒麟為吉祥瑞獸,但因麒麟是不輕易示人的神獸,世上根本找不到真的麒麟。

所以,古人就把繪製成麒麟形狀的毛皮,披在馬或驢子身上,用來取代麒麟。可是,往往假麒麟沒有裹緊時,就會露出馬腳來。後來,人們就把洩露真相稱為「露馬腳」或「露出馬腳」。◇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