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4日發生大爆炸,目前已知造成至少135人罹難,約5,000人受傷,多達30萬人無家可歸。大爆炸疑是倉庫失火引爆2,750噸硝酸銨。

路透社報道,貝魯特港口爆炸震波衝擊數哩內的建築物,住家的傢俬紛紛噴飛至街上、窗戶碎裂,多達30萬人無適合居住的房子可歸。

目前救難人員仍持續在建築殘骸中尋找生還者。預料死亡人數還會繼續增加。

這是貝魯特迄今遇過威力最大的爆炸。貝魯特至今仍未完全擺脫30年前結束的內戰所造成的瘡疤,同時還面臨經濟崩潰、中共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遽增等難關。

美國國務院5日表示,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與黎巴嫩總理狄亞布(Hassan Diab)通話時,重申美方「堅定」承諾會支持黎巴嫩人民。

黎巴嫩向國際求助之後,法國派出55名搜救人員和支援大量醫療物資。美國、英國、卡塔爾、伊朗、伊拉克、荷蘭等國也都紛紛提供援助。

爆炸因倉庫失火引爆硝酸銨

消息來源指出,這宗大爆炸的起火點在港口第9號倉庫,接著延燒至存放硝酸銨的第12號倉庫。硝酸銨是用來製造肥料與炸彈的原料。

根據爆裂物專家和監視器畫面,硝酸銨可能是因附近存放煙火的倉庫失火而引爆。另有消息指出,疑似是倉庫焊接工作引發大量硝酸銨爆炸。

2013年9月,船籍俄羅斯、掛摩爾多瓦旗的貨船Rhosus號將這批2,750噸的硝酸銨運抵黎巴嫩。Rhosus號原定從莫桑比克駛往喬治亞(Georgia),因在海上出現技術問題而被迫停靠貝魯特。

由於黎巴嫩官員不讓貨船繼續航行,船東和船員最後遺棄貨船。船上的硝酸銨於是被卸貨,存放在貝魯特港12號倉庫內。

據網絡上公佈的文件,2014年6月27日,時任黎巴嫩海關總署長默希(Shafik Merhi)致函給身份不詳的「緊急事件法官」(Urgent Matters judge)尋求解決Rhosus號的問題。

接下來3年內,海關官員又至少5度發函尋求指示,並且提出3個方向,包括將這批硝酸銨出口、交給黎巴嫩軍方或售予民營黎巴嫩炸藥公司(Lebanese Explosives Company)。

其中於2016年的函文內容載明先前對法官所提請求「未獲回覆」。內容還說:「鑒於將這批貨存放倉庫內,在不適合的天氣條件下具高度危險性,我們再次提出由船務代理公司立即將這批貨物再出口,以維持港口和港區工作人員安全的請求。或者,請研究同意售予黎巴嫩炸藥公司。」

但相關發函都未獲得回覆。2017年,海關總署長達埃爾(Badri Daher)再度發函司法部門,敦促基於「在當地存放這批貨,以及對於現場工作人員的危險性」,請法官作出裁定。最後仍無獲得回應,危險貨物仍然存放港區倉庫內,終於釀成這次大災難。

官方消息人士說:「問題出在疏忽」;並說,如何安全儲存這些物質一事,早已向若干委員會和法官提出,但是「沒有人採取行動」,下令將這些物質移除或加以處理。

路透社報道,另一名接近港口人員的消息人士透露,6個月前檢查過這批物料的一組人員曾警告,若不予以移除,「整個貝魯特可能會被炸掉」。

疑焊接不慎引爆

有消息指出,疑似是倉庫焊接工作引發大量硝酸銨爆炸。路透社報道,黎巴嫩官員並沒有說明是甚麼原因引發這宗大爆炸,但有安全部門消息人士和媒體報道指出,爆炸是因為倉庫的焊接工作而引發。

硝酸銨在非高溫的正常存放環境下,不容易被引燃。因為它是種氧化劑,會使燃燒加劇並使其他物質更容易點燃,但它本身並不特別易燃。

不過,硝酸銨混合燃油就會成為強力炸藥,它被廣泛用於建築業,包括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等武裝團體則用以製造簡易爆炸裝置(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

基於上述原因,通常會對存放硝酸銨的場所定下非常嚴格規定,例如必須遠離燃料和熱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