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毒有傳染性,往往會導致大範圍的流行。中國古人沒有現代醫學知識,他們沒有消毒水,沒有高大上的設備,沒有防護服,甚至沒有口罩。那麼,古人是怎樣理解瘟疫和怎樣避疫呢?
《黃帝內經》中的理解
著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古人重德修心,有仁、義、禮、智、信的「正人君子」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去要求自己做好人,正氣會越來越足,身體自然健康長壽。今天的人如果也重德修心,身體內的正氣只會越來越充足、充盈,甚麼瘟疫能上身呢?
陳摶在《心象篇》中的解釋
陳摶,是唐末宋初間一代道家宗師,在他的一篇傳世之作《心相篇》論述了瘟疫的緣由:「瘟亡不由運數,罵地咒天。」人死於瘟疫不在人命運的定數之內,是因為人不敬神佛,不敬天地帶來的災難。瘟疫是人心不正招來的。
天降瘟疫 天尊釋因
有一回,元始天尊看到下界百姓感染瘟疫疾病,致使四肢壯熱,手腳痠疼,頭痛眼花,五臟盛熱,猶如針刺一般,極其痛苦,難以進食,人們都在想着如何救治。
此時元始天尊說起瘟疫產生的原因,原來下界的百姓久在人世,不敬神明,或怨天罵地,全無敬讓之心。或者心行曲意奉承,為非作歹,造下罪業,致使感染疫疾,被疫毒所傷。因而建議無論男女感染疫病後,應令全家斷絕五辛,說話輕言輕語,讓身心柔軟溫和,保持仁慈憐憫和歡悅,同時焚香祭祀天神,恢復與神明的溝通,懇請神明「改死留生」。當人真的虔心敬神,轉誦經卷時,瘟神會攝毒收瘟,繼而瘟疫停止流行。
晉朝名士許遜的理解
據《正統道藏》太平部記載,晉朝時期,名士許遜曾入仕為官,也立志修行。因其修行有素,獲得大神通,在民間留下不少神蹟。北宋時期,朝廷加封許遜尊號為「九天高明大使神功妙濟真君」。
有一年,許遜為衆人說法時,看到他的弟子惠文侍立在前,面帶憂色,神思悲酸,心情舛亂,一副若有所失的樣子。
於是許遜問惠文,因為何事面帶憂色?惠文稽首頓首,哭着說出原由。原來,他的家鄉如今疫毒流行,不論善惡之人全都感染疫毒,他的弟弟妹妹以及衆弟子都因感染疫毒痛苦不堪。
於是許遜為惠文講解瘟疫的來由,以及世人和看似信道之人為何仍遭到疫虐的原因。
許遜說,天地無私,育養萬物,本來就視善惡決定其果報。世人因為自私,因此招致災禍,因德行敗壞,毀壞為善的天良本性,因而墮落。為避免世人自私、敗德,所以上天會向世人傳道,教導他們長生之法。
而人世間發生的瘟疫癘災均有鬼神主掌,為善之人可以平安度過,而為惡之人則會心生恐懼。譬如有人鋪設了一條大路,用花磚砌結,可以讓人坦然行走。然而旁邊小路有人設置器具,挖了陷坑,用來捕捉路過的野獸猛虎。那些趕路的人不顧大道,卻非走旁邊小路,不慎誤觸機關,於是就說鋪路的人鋪的不是正路,這樣的說法對嗎?
你既然行路,原本大可不必觸犯機關,因為機關原本不是為人所設,是人誤觸了它。走大路還是抄小路,這就是善惡的不同。
張天師治瘟疫的妙法
張道陵,東漢天師道(正一道)創始人,沛國豐人(今徐州)。相傳他在漢順帝漢安元年(一四二年)遇老子降臨,傳授其《太平洞極經》,命為天師。後人稱他為道教三祖之一,壽達一百二十三歲,在四川渠亭山昇仙而去。
張道陵學道之後,能給人祛病。東漢末年正是瘟疫橫行的時候,張道陵治瘟疫的方法很有效。
他讓染疫的人把一生所犯的錯誤一條條都回憶清楚,記下來,親筆寫好扔到水中,同時向神明發誓,不再犯這些錯,如果再犯就讓自己的生命終結。人們紛紛遵此法去做,果然瘟疫不見了。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病都好了。張道陵和他的後代及弟子,一共治好了幾十萬人的疫病。
在中國古代,人們認為「疫」是一種「邪亂之氣」。當人真心懺悔的時候,神靈是能夠看得見的,就會把人身上的邪氣和背後的厲鬼趕走,在這個空間就表現為瘟疫突然不見了,病好了。
古人重德避瘟故事
故事一:宋朝馮時行,號縉雲,曾經力主抗金被貶。當他尚未考取功名時,某年元旦起得早,出門遇見大鬼好幾批,形象很猙獰。
馮時行呵斥他們,並問他們去幹甚麼?回答說:「我們都是疫鬼,年初要到人間去散佈瘟疫。」馮時行問:「我家也有嗎?」鬼說:「沒有。」馮時行問:「我家為甚麼能例外呢?」鬼說:「你家三代人都積德,看見別人有惡劣的事就制止,看見別人有善良之舉就表彰。你家子孫都要光顯門庭,我們哪裏敢到你家來呢?」說完就不見了。
故事二:據《宋史》記載,國境內突發大瘟疫,衆多百姓受難,宋仁宗不是下令處罰官吏,也不是照樣歌舞昇平遮蓋災情,而是脫下天子的龍袍,「暫離正殿,不受朝賀」,誠摯地表達愧於奉天行道的天子職責,減少膳食,誠懼內省,查察自己的掌政是否違反人道?是否符合天道?
京師發生大瘟疫時,宋仁宗先想到的就是窮困貧病的人家,找來善於把脈的人,就近在各縣衙門為貧民開設了公診、給藥。
為了幫助百姓抗瘟疫,仁宗命宮中的太醫為百姓研究抗疫的藥方,合出藥來。他又命內侍拿出高貴藥材,內侍拿來了兩個犀角,讓太醫鑑定分析藥性是否合用。其中有一個是稀有的「通天犀」,當時仁宗內侍李舜舉知道通天犀是珍稀寶藥,就請求留下這個犀角供皇上御用。
豈知,仁宗皇帝一點都不高興,說道:「我豈是貴異物而賤百姓的人?」說着就把通天犀打碎了,讓其入藥醫治百姓。
在宋仁宗寬厚為民的親政下,許多忠臣、賢良官吏都得到鼓舞,響應了仁政,最終瘟疫逐漸退去,京師轉危為安。
故事三:貞觀二年,長安大旱,蝗蟲猖獗。唐太宗視察災情,看到很多蝗蟲,便抓了幾隻蝗蟲在手,對它們說起話來:百姓靠糧活命,你們卻吃他們的糧食,你們就是百姓的害蟲!百姓有甚麼問題,也都是我一人的過錯。如果你們這些害蟲有靈,就把我的心吃了,不要再禍害百姓!說完就要吞食蝗蟲,左右近侍馬上勸唐太宗不可入口,說蝗蟲不乾淨,吃了恐怕會生病。唐太宗說:「朕要的就是這效果,我希望老天把災禍降在我一人身上,我為甚麼要害怕得病啊?」然後不顧侍從的攔阻反對,就吞下了蝗蟲。當年,蝗災就消除了。
故事四:晉朝時期,有一位隱士叫庾袞,是晉明帝皇后庾文君的伯父。庾袞年輕時,就以勤儉、好學、孝友而聞名。
晉武帝司馬炎咸寧年間(二七五年至二八零年四月),西晉爆發大瘟疫。在這場瘟疫中,庾袞的兩個哥哥不幸染病身亡,另一個哥哥也染上瘟疫。
疫病嚴重,瘟氣正盛。庾袞的父母想帶着他和弟弟到外地躲避瘟疫。但是庾袞不肯離開哥哥,親友強行拉他,他也堅持守着生病的哥哥。他對衆人說:「我天生不怕瘟病。」
親友沒有辦法,只好留下他和染病的兄長。親友離開後,庾袞晝夜不眠,悉心地照料哥哥。有時他還撫着病亡兄長的棺柩,哀慟流涕。
時間轉眼即逝,就這樣過了一百多天,瘟疫漸漸平息、停止。等家人回到村子裏,驚訝地發現,庾袞和染疫病的哥哥朝夕相處,竟然沒有染上瘟疫,依舊安然無恙;而且在庾袞的照料下,哥哥的病也快痊癒了。
村裏的長輩都驚訝不已,感嘆道:「這孩子真是奇異!能守護人們不敢守護的人、做人們不敢做的事。真是歲寒之後,才知道松柏的堅貞。」
由此,這些父老才知道,兇猛肆虐的瘟疫並不是傳染給所有人。面對大難,不畏生死、堅守保護他人的人,瘟疫就不敢靠近他。
故事五:趙抃,北宋衢州西安人,仁宗景祐元年(一零三四年)進士,官至參知政事,以為人寬厚清正著稱。是一位深受百姓愛戴的清官,不近聲色,樂善好施,蘇東城、曾鞏等人都嘉許他的高潔為人。
《宋史》記載,趙抃在白天所做的事情,每夜一定恭敬地拜告上天,若是不敢稟告的事情,他就一定不敢去做。趙抃體恤百姓,簡易為政,在他治理的地區出現了「歲豐無盜、獄冷無冤」的清明景象。
熙寧年間,趙抃越州為官,吳越一帶發生災疫。在救災期間,他主持賑濟,早晚操勞,從未稍微懈怠,把災荒的災害減到最低程度。「是時旱疫,他郡民死者殆半,獨抃所撫循,無失所。」當時因旱災與瘟疫流行,其它郡的民衆死亡者大概有一半,只有趙抃所救災的地區,沒有流離失所的情形。對此,曾鞏曾有《越州趙公救災記》,稱讚他:「其施雖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雖行於一時,其法足以傳後。」
故事六:岷州(在今甘肅省境)這地方在北魏到隋朝初年,當地民風未開,對「病」很畏懼,如果家中一人生了病,就全家走避開去,結果父子、夫妻互不相顧,一家人不孝不義,人倫孝道、恩義蕩然無存。因為病人無人看養,所以生病的人往往就是死路一條。這種澆薄陋風因賢能良吏辛公義來到岷州而扭轉了1。
辛公義生於北朝,出身「刺史」世家。祖父辛徽在北魏任徐州刺史,父親辛季慶任青州刺史。然而辛公義早孤,母親學識豐富,親自教導他學習經典史傳。辛公義勤苦多學,在北周很有聲名,以良家子弟被選入太學,再獲得選薦進入皇太子及貴族子弟專屬的「甘露學」。太學中的平輩很仰慕他的學問,他屢次在御駕前與大儒們講論學問,提出的見解常常讓人刮目相看。
後來,入了隋朝,辛公義被提拔為主客侍郎,得賜安陽縣男爵,食邑兩百戶。開皇元年,他受命往江陵安定和睦邊境。辛公義是個允文允武的賢才好官,後來他平定陳朝立了功勳,出任岷州刺史。
辛公義到了岷州,對當地「畏病」的風習感到憂心,對人倫孝義蕩然無存更是憂患,因而極力想要改善不正的風俗。他遣派了一些屬下巡訪檢視州中各地,只要是找到病人,就用牀轎送到刺史的辦公廳來。辛公義為病人們安置膳廊,提供他們膳食和住宿。
夏天瘟病大發時,病人多到數百人,辦公廳裏安置病人的膳廊都住滿了。辛公義就在膳廊親自設了一個坐臥兩用榻,他篤定地坐在那兒,日以繼夜對着患者辦理公事,累了就在榻上睡着。他所有的俸祿全部用來為病人買藥、找醫生醫療,他親自悉心地勸導病人飲膳,就這樣被安置在他辦公廳裏的病人都痊癒了。
這時,辛公義召來病人的親戚,勸告曉諭他們說:「死生由命!在這之前,因為你們遺棄了生病的家屬,所以他們死了。你們看看,我把病人聚集在一起,我自己不分日夜和他們同在一起,如果說瘟疫在人間會傳染的話,我哪得不死呀?何況這些病人們都好了!你們可不要再相信之前的風俗傳說了。」
諸病家的子孫們都感到慚愧,紛紛叩謝離去。後來如有人得病,紛紛都去找「慈母」辛公義,辛公義會收留那些沒有家屬的,照顧他們。
岷州人自此互相慈愛,畏病走避的風俗也徹底革除了。
~載自【正見網】◇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