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發表在網絡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華盛頓大學學習和大腦科學研究所(I-LABS)對百名19個月的孩童進行調查,展示了孩童純真的利他主義。

「我們認為利他主義是人類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社會道德的重要內容。」博士後研究員巴拉甘(Rodolfo Cortes Barragan)說,「我們成年人在看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會互相幫助,即使有的時候要損失一些自己的利益,我們想看看兒童是否如此。」

研究人員稱,其他動物也有合作和分享資源的行為,但是一般不願意放棄自己很需要的食物送給其他個體。可是這項研究顯示人類的孩童就有這樣的本性。

實驗1:向需要幫助的陌生人伸出援手

研究人員將孩童分成兩組進行對比實驗。實驗員和孩童分別位於一張桌子的兩邊。在第一組孩童面前有意地丟下香蕉、藍莓、葡萄等食物,但沒有去取回食物的意向;在第二組孩童面前表現出食物不小心掉下,實驗員再表現伸手去取但是夠不著的樣子。

目的考察在沒有任何語言指令,孩童和實驗員完全不認識的情形下,兒童對這樣情形的反應。

結果顯示,第二組中過半的兒童都主動撿起水果遞給「需要幫助」的實驗員;而第一組中只有4%的兒童撿起水果遞給實驗員。

實驗2: 放棄自我 利益的利他意識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研究人員想考察兒童在飢餓的情況下對這樣情形的應對。

研究者在接近兒童餐點的時間重複一樣的實驗,這時兒童處於飢餓的狀態。結果顯示,第二組中37%的兒童依舊將水果遞給了實驗員;第一組中則無人將水果遞給實驗員。

合作研究員梅爾佐夫(Andrew Meltzoff)說:「第二次實驗中,這些兒童渴望地看著水果,接著就把它給了別人!我們認為,這證明利他主義初始於幼兒期。」

家庭環境的影響

研究人員還對數據的其他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比如是否在第一個實驗中樂於助人的兒童在第二個實驗中表現一致,或者是不是來自具有某些特質家庭環境的兒童更樂於助人。

結果發現,的確在第一個實驗中樂於助人的兒童在第二個實驗中即使自己的利益受損,仍然能夠幫助別人。還發現,有兄弟姐妹的兒童、和來自特定文化背景家庭的兒童,更樂於助人。

研究人員表示,這與以前一些研究結果一致。以前的研究發現,注重「相互依存」文化的家庭對兒童助人意識有很大影響,兒童的利他理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巴拉甘說:「我們認為家庭和社區經歷對兒童的影響很大,我們將進一步研究怎樣儘可能地鼓勵兒童的利他意識。這對構建道德社會起到重要作用。」◇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