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普遍認為是一道源自英國的街頭小吃,把魚排裹上麵糊放入熱油中炸熟,再搭配炸薯條以及不同口味的調味醬,滿足了無數飢腸轆轆的市井小民。根據統計,光在英國就有上萬間販售炸魚薯條的商家,年營業額超過6.5億英鎊。此外,這道膾炙人口的小吃,也風靡於紐西蘭、澳洲與美國。
然而,事實上這道菜餚並非源自英國,而是一道16世紀的葡萄牙猶太菜餚。透過這道料理,更可以感受到猶太人艱辛的過往。
中世紀時,伊比利半島原本由摩爾人統治。1492年卡斯提雅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of Castile)攻下阿罕布拉宮(Alhambra Palace),終於為基督教世界收復了伊比利半島。
然而,伊莎貝拉女王是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她建立起宗教裁判所,藉由王權與武力「讓人民成為教會的順民,以及王室的順民」,企圖將整個伊比利半島,統一在天主教之下。同時,也強迫長期居住於此的摩爾人、猶太人改變信仰,否則就會強行驅逐。
於是猶太先民們,只好從西班牙逃到葡萄牙。但當宗教裁判所的力量進一步擴張,並屠戮了成千上萬名猶太人後,殘存於葡萄牙的猶太教徒,只好將自己偽裝成基督徒,全力掩飾自己的宗教信仰。
根據猶太戒規,不會反芻的家畜被認為不潔淨,不能食用,所以禁止吃豬肉。但不吃豬肉可能會被鄰居舉報,於是猶太教徒巧妙製作出扮成豬肉的食物,像是炸魚塊與米蘭德拉蒜腸(Alheira de Mirandela)都是如此。
此外,根據猶太教規定,工作六天要休息一日。因此,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的一整天是「安息日」,這段時間必須紀念上帝、陪伴家人,不能工作,也不能下廚。因此,裹上麵糊油炸的魚塊,不僅能偽裝成豬肉,也適合作為冷食,當成安息日的午餐。
後來,從葡萄牙逃到英格蘭的猶太難民,維持了炸魚塊的習慣,也將這種飲食方式傳入英國。根據克勞迪婭·羅登(Claudia Roden)的《猶太美食之書》(The Book of Jewish Food),湯馬斯傑斐遜造訪倫敦時,就說自己用「猶太人的方法吃魚」。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名廚亞歷克西斯索耶(Alexis Soyer),在食譜中介紹「炸魚」時,也提到這是一道「猶太風格的料理」。
雖然,我們不確定到底是誰想到了「炸魚加薯條」這種搭配方式。但大部份的人相信,第一位販賣「炸魚薯條」的人,是一位年僅13歲的猶太男孩約瑟夫馬林(Joseph Malin)。他在1860年左右,開始營業,其後獲得平民大眾的喜愛。到了1927年,全英國估計就有超過35,000家炸魚薯條店。
跟美式薯條相比,炸魚薯條的薯條更為厚實。製作麵糊時,除了麵粉和水,還會加上一點小蘇打粉和醋,讓麵糊起泡,產生蓬鬆的口感。有些食譜也會用啤酒或牛奶,取代麵糊中的水。啤酒中的二氧化碳,也可以讓麵糊的質地更酥脆,使成品更偏棕橘色。
奇妙的是,炸魚薯條似乎總是跟宗教脫不了關係。英國聖公會信眾為了紀念耶穌受難,在星期五不吃恆溫動物的肉,改以海鮮取代。因此,到了周五晚上,有許多英國人會基於宗教理由,光顧炸魚薯條店。只是,魚肉已經不用假扮成豬排,反而明目張膽的標誌著,這是來自大海的美味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