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陸債券違約越來越多,購買債券的投資者損失慘重,他們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很多投資者從證券市場撤出。
2019年,大陸債券違約創下了歷史高位,大陸企業違約債券數量接近180隻,金額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遍佈28個省級行政區。其中民企違約最多,但也包含部份國企。
面對巨額違約,越來越多的借款人要麼無法償還債權人的初始投資,要麼無法定期支付利息,投資回報正在日益縮水。據金融信息提供商Wind的數據顯示,2016年,46%的違約借款人以某些方式向債券持有人支付了本金或利息。而去年,這一比例降至13%。
據《金融時報》消息,對於大陸的很多債券投資者來說,追回欠款變得代價過於高昂。
穆迪(Moody's)駐香港分析師鍾汶權(Ivan Chung)表示:「由於缺乏處理企業違約的機制,債務回收的不確定性太大。」
雖然中國現在有法律規定在借款人無法償還債務時保護投資者,但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中共控制的法院在判決時,通常會偏向在當地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違約者,而不是支持那些被拖欠資金的投資者。
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冀投資(Zhongji Investments)的債券投資總監沈虓表示:中國的法律和政治環境無法保護投資者。
報道以丹東為例,丹東港在去年4月破產,此前共有7筆債券違約,總額80億元,投資者希望想從丹東港追回資金,但法院拒絕受理這些訴訟。丹東市法院此舉令投資者憤怒。
鍾汶權表示,這促使許多投資者離開(債券)市場。
對於大陸債券違約大增,評論人士文小剛認為,債券違約增多,投資者回報減少離場將造成大陸融資困難,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傷害,對經濟增長造成不良循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