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前後的西歐,處處洋溢著東方風情。奢華的府邸裝飾著花鳥壁畫,漆櫃上擺著藍白色系的青花瓷;金髮女子穿著刺繡或印花的長袍,紳士們饒有興致地品嚐陶瓷杯碟中的茶飲。這一切,代表著一個藝術時尚的開端—— 中國風(Chinoiserie)。

那時,西方的王室、貴族,無不懷著熱忱的心情翹首東望,等待自遠東歸來的商船。東方神話的積澱與航海貿易的發展,讓歐洲人對所有的中國物品深感好奇。特別是那些具有藝術價值的生活用品及裝飾物,更是價值連城的珍寶。

這不僅促進了遠東貿易的繁榮,也令歐洲本土的手工業藝人迅速轉型。或有意或無意,他們從東方商品中尋找素材,創造出一個個價格相對低廉卻具有異國情調的器物,中國風設計應運而生。這股「中國熱」,也從王侯、貴族走進尋常百姓,讓中國元素在歐洲藝術領域風靡200年之久。

皇家陶器製品廠Vincennes出品的陶瓷珍品。 (Juliet Zhu/大紀元)
皇家陶器製品廠Vincennes出品的陶瓷珍品。 (Juliet Zhu/大紀元)

轉型契機 購藏之風與明清海禁

歐洲人自古便有收藏藝術品的嗜好。自文藝復興的14、15世紀起,極少量的中國瓷器輾轉到達歐洲,被人們視如拱璧,供奉在華麗的鑲銀底座上,成為世襲珍品。而航海貿易時代的到來,種類繁多的中國商品湧入歐洲市場,瞬間點燃了貴族們埋藏於心底的東方熱情。一切值錢或不值錢的中式物件,都受到收藏家們的搶購與追捧。

英國博物館收藏的,15世紀江西景德鎮窯爐製造的明朝盤子。(公有領域)
英國博物館收藏的,15世紀江西景德鎮窯爐製造的明朝盤子。(公有領域)

歐洲的上流社會到底有多愛中國產品?以17世紀中期的法國為例,國王路易十三專門設置中國珍玩管理人負責照看他的收藏,王后將一座十二扇的中國漆繪屏風作為財富與品味的象徵,宰相黎塞留亦追隨王室喜好,為自己大量收藏的瓷器設立一間陳列室。

1697~1705年製作的中國風博韋掛毯,描述耶穌會中國的天文學家與中國學者一起進行考察。(公有領域)
1697~1705年製作的中國風博韋掛毯,描述耶穌會中國的天文學家與中國學者一起進行考察。(公有領域)

那麼,中國物品在歐洲價值幾何?薩克森公國的「強力王」奧古斯都二世,曾用一個團的騎兵,換取普魯士的12個青花大瓶;一個來自中國的櫃子,作為大婚禮物為英王詹姆士一世之女伊莉莎白所有,據說價值1萬英鎊。

達官顯貴的喜好向民間蔓延,形成舉國性的大眾風尚。所謂「觀千劍而後識器」,隨著對中國物品的不斷了解,人們逐漸發掘出它的藝術價值, 培養了獨特的審美趣味。收藏家變成了鑑賞家,把中國器具從「深閨」搬出,變成華美的家居裝飾品。

然而,除卻昂貴的價格,中國明、清時期的海禁政策對貿易的限制,讓普通百姓擁有一件中國物品,成為難以實現的事情。特別在明、清易代之際,廣州一口通商的對外貿易幾乎廢止,使得中國出口的商品數量隨之驟減。而在大洋的彼岸,歐洲各階層依舊對中國商品情有獨鍾。或許,這便是歐洲人大規模仿製中式物品的初衷了。

歐洲硬瓷製造商邁森(Meissen)1720年出品的帶有中國風情和優美環境的盤子。 (Sailko/ Wikimedia Commons)
歐洲硬瓷製造商邁森(Meissen)1720年出品的帶有中國風情和優美環境的盤子。 (Sailko/ Wikimedia Commons)

歐洲硬瓷製造商邁森(Meissen)1734年紅龍系列(red dragon series)──旋槽fluted大餐盤(World Imaging/ Wikimedia Commons)
歐洲硬瓷製造商邁森(Meissen)1734年紅龍系列(red dragon series)──旋槽fluted大餐盤(World Imaging/ Wikimedia Commons)

模仿之始 似是而非的瓷器

琳瑯滿目的中國物品中,瓷器以光潔的質地、含蓄的顏色,以及扣之清越的聲音最為歐洲人所喜愛,一躍成為貿易之大宗。相應地,中式仿製品也始於瓷器。彼時的歐洲人還不知曉燒製瓷器的秘訣,因而並沒有製成真正的瓷器。最早的陶瓷仿品產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即「美第奇(Medici)瓷器」,是一種模仿明朝白底青花紋樣的釉陶產品。

美第奇瓷瓶(1575~1787年) 藏於羅浮宮。聖馬可瓷器廠的賭場是歐洲歷史上最古老的模仿中國瓷器的成功嘗試之一。(Isocephaly/Wikimedia Commons)
美第奇瓷瓶(1575~1787年) 藏於羅浮宮。聖馬可瓷器廠的賭場是歐洲歷史上最古老的模仿中國瓷器的成功嘗試之一。(Isocephaly/Wikimedia Commons)

美第奇瓷瓶(1575~1787年) 藏於羅浮宮。聖馬可瓷器廠的賭場是歐洲歷史上最古老的模仿中國瓷器的成功嘗試之一。(Isocephaly/Wikimedia Commons)
美第奇瓷瓶(1575~1787年) 藏於羅浮宮。聖馬可瓷器廠的賭場是歐洲歷史上最古老的模仿中國瓷器的成功嘗試之一。(Isocephaly/Wikimedia Commons)

儘管在工藝上無法和中國瓷器媲美,美第奇瓷器卻從造型、釉色方面幾可亂真。由於耗資巨大、試驗困難重重, 這種瓷器產量極少,並在17世紀初停產。而在見諸文字的零散記載中,歐洲各地模仿中國器具的趨勢已初見端倪:

法國戲劇《陰陽人之島》中提到一口別致的櫥櫃:「用了中式風格來裝飾,繪有各種飛禽走獸。」一位叫威廉‧史密斯的工匠在書信中談到,自己曾受僱於紅衣主教與其它貴族,按照「在此地頗有影響的中國風格」打造家具。而英國伯爵亨利‧霍華德的一份財產目錄中,那些採用浮雕陶瓷工藝的天鵝絨座椅、床架等家具,也印證了本國仿造中式家具的事實。

遺憾的是,這些奇特甚至有些怪誕的仿製品並沒有保留下來。我們只能從博物館裏僅存的50多件美第奇瓷器上,一覽早期仿製品的風采。直到17世紀中期,亦即明末清初的動盪時代,荷蘭台夫特(Delft)的窯廠開始生產藍白相間、質優量多的中國風釉陶,在歐洲市場大獲成功。隨後,歐洲各地紛紛效仿,大規模生產這種類似青花瓷的釉陶製品。

藏於普希金博物館的台夫特瓷器。(Shakko/維基百科/CC)
藏於普希金博物館的台夫特瓷器。(Shakko/維基百科/CC)

台夫特的部分畫匠,漸漸摒棄對純粹模仿中國瓷的做法,轉向設計形狀怪異的器皿,繪製形象誇張的紋樣。因而台夫特陶器出現花磚、花塔、瓶罐等形態,裝飾主題也有奇裝異服的東方人、蓊鬱的花木、變形的神龍瑞獸等不一而足。這是他們基於對中國的認知,自由表達奇思異想的創意結晶。從此,中國風設計正式興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