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內補貼一直是中美貿易談判的要點之一。中共當局今年前9個月發放補貼款增長了15%,其中中石化和汽車製造商獲得的補貼最多。

《日經亞洲評論》12月17日報道說,根據金融研究公司Wind的數據,中國(中共)政府2018年向深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共發放1,562億元(合224億美元)補貼;補貼金額約佔中國大陸上市企業同年淨利潤總額的5%。

而2019年前九個月發放的企業補貼則同比增長15%,上市的3,748家企業中有九成以上都有獲得補貼。

上周透露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尚未包括國內補貼和國有企業的內容,美方表示,在第二階段貿易談判中將討論這個問題。

具體看,收到補貼最多的是油企以及汽車製造商。1月至9月期間,獲得最多補貼的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化),約4.5億美元;其次是廣州汽車集團,獲得2.7億美元政府補貼。

獲得最多補貼的前十名中有四家是汽車製造商,如上汽集團獲得第三高的政府補貼。

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也位居榜首,顯示面板製造商「京東方」獲得的政府補貼排第四位,競爭對手TCL排名第六,還有冷氣機製造商格力電器排名第七。

北京於2015年啟動「中國製造2025」計劃,具體操作上,北京它通過擴大對相關公司輸入補貼,以幫助它們在全球舞台上競爭。

中共國家補貼和低息貸款是支持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兩個主要工具。世界貿易組織(WTO)禁止旨在促進出口的企業補貼,並要求成員國報告所有補貼事項。但是中共很少向WTO通報,並且多數情況下都是違反WTO規則的操作。

美國一直要求中國(中共)廢除這些補貼,以改善競爭環境,但北京方面並沒有顯露會在這一方面讓步。日本研究所的關新一(Shinichi Seki)說:「共產黨領導層是從財富分配中獲得權力的,要進行根本的變革會很困難。」

此外,受華盛頓制裁的中國企業也收到了補貼支持。中興通訊曾在2018年被禁止使用美國出口技術,但今年中興前六個月收到超過1800萬美元的企業補貼、維持現有的吸納就業規模。

除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提供補貼。8月至11月,中型汽車製造商江淮汽車(JAC Motors)獲得了約5500萬美元補貼,約佔其1—9月期間淨利潤的三分之一。

自2013年以來,中共當局的工業補貼大約增加了一倍,在中美貿易戰衝擊後,預計2019年的補貼額將進一步增加。

《日經評論》說,這樣的補貼雖然能使註定要失敗的公司繼續前進,但反過來也會導致產能過剩和管理效率低下,特別是在鋼鐵等重工業中尤為突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