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從後視鏡看到的中共軍隊隱約隱現,美國軍方希望依靠科技初創公司的精神「點燃技術創新的引擎」,以期將共產黨政權所掌控的那些國有的、善於順手牽羊的科技公司和企業遠遠甩開,並一騎絕塵。

一些美國國家安全分析人士呼籲採取「登月」(moonshot)式行動,積極利用美國傳統的自由經濟市場的企業的優勢,來對抗中共的技術發展。中共已經在人工智能、雲計算和高超音速武器等領域形成了競爭力。

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微軟在激烈的競爭中擊敗亞馬遜等對手,獲得美國國防部一份十年內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雲計算合同——「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雲」(Joint Enterprise Defense Infrastructure cloud – JEDI)。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The Army Futures Command-AFC)於2018年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技術中心附近成立,其任務是使美國陸軍實現現代化,加強軍方與民間科技界的合作,並啟動傳統的國防軍備採購方式以外的運作方法。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將放棄此前的規避風險的軍備採購習慣,以更快的速度將樣品送到士兵手中。在當前這個最新技術可能在幾個月內,而不是幾十年內就被超越的時代,這一舉措縮短了研發採購裝備的周期。

今年9月,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一份報告就此呼籲,應該採取「登月」式的行動。有國防分析人士在上周向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呼籲說,用自由經濟市場的科技企業精神點燃美國技術創新的引擎,是戰勝來自中共的威脅的關鍵。

別無選擇

美國陸軍軍事學院(U.S. Army War College)戰略研究所(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兼職研究教授羅伯特‧J‧邦克(Robert J. Bunker)就此對《大紀元時報》表示:「相對於中共能夠掌控、利用眾多財富500強企業(其中許多企業直接屬於中國共產黨)的做法,美國國防部卻別無選擇,只能依靠自己的高科技公司的專業知識和研發能力。」

邦克表示:「採購國防裝備的周期要比商業產品的開發周期慢得多。」

他說:「這是20世紀由政府主導的官僚主義思維(老舊的等級和產業理念,信息流動和決策過程緩慢),與21世紀由企業家驅動的創新思維(網絡化和信息化思維,流動和反應過程更快)之間的對抗。」

邦克說,國防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落後於商業技術領域。比如,蘋果最新的年度研發預算為140億美元,應該可以輕鬆地省出10億美元給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用一用。

他說:「外國公司也是如此,比如華為公司2018年研發預算為150億美元,該公司是中共政權很信賴的代理人。」

邦克指出,最有可能取得成果的新技術包括雲網絡和存儲、大數據分析、基於量子的人工智能、生物特徵識別、5G蜂窩、自主系統和機械人等領域。

但同時,邦克也強調,加強與科技公司的合作並遠離傳統的國防承包商的做法,也有一定的缺點。

他說:「通常這些技術與軍事規格不符,尤其是還涉及到軍用設備的安全性、耐用性和保密性等問題。」「技術裝備事故可以導致人員傷亡,也可能遭到維護人員的破壞,敵對勢力也可以利用它,比如利用一個技術缺陷來將其控制,或者使整個軍事網絡陷入危險。」

打破循環

2018年成立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的目的,就是要將美國軍隊從一個裝備著20世紀設備的反游擊戰部隊變為一個不斷發展的、能夠戰勝中共和俄羅斯的21世紀軍隊。

10月16日,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發佈了2019年陸軍現代化文件。除了勾勒出一個16年的時間框架,該計劃還強調了一個關鍵性因素:「擁抱」科技界。

起草該戰略的負責人埃裏克‧史密斯(Eric Smith)上校對《大紀元時報》表示 :「當未來司令部被組建時,其中一個意圖就是,它將利用所有我們從未考慮過的那些技術創新者的力量。」

史密斯說,科技界的更深入的參與並不意味著從更廣泛的傳統國防承包商領域撤離,而是「試圖把網撒得更大一點。」

他說:「我不會說這就是最終答案,」「我更願意把它看作是在利用我們作為一個以自由經濟市場為基礎的開放社會的實力。」

史密斯說,傳統的國防裝備項目從開始到最終交付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它總是煞費苦心地想要確保每一件裝備在交到士兵手中之前都達到完美。

但是陸軍未來司令部並不追求必須等到最完美的設備,而是希望儘早得到它。

史密斯表示:「我們的專業術語是,我們正試圖『把風險轉移到左側』,」他指的是一個在軟件行業很流行的短語,意思就是儘可能早地淘汰不可行的選項。換句話說,就是儘早地嘗試失敗。

史密斯說:「現代技術發展得太快了,我們根本無法在一開始就完全知道這項技術在未來的最終用途和功能。」「所以我們最好先買點樣品,交給士兵,試試看,然後儘早作出決定。」

是進補還是化療?

但是,美國國防部與科技界廣泛接觸以尋求「進補」也存在可能助長中共盜竊軍事技術這個癌症的風險,因為後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於從同一來源竊取美國尖端技術。

史密斯指出,這是技術安全問題之一。

他表示:「如果把時間退到20年到30年前,並問你國家安全問題的重點在哪裏,你會說是圍繞著華盛頓DC的政治領域。」「可是現在… … 我們的對手在哪裏? 我們的對手都在矽谷和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那裏,因為在那裏他們能夠獲得美國的先進技術。」

美國政府高級官員也正越來越多地強調中共盜竊知識產權的問題。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Mark Esper)在9月份警告歐洲不要與北京關係過於密切時說,「中共為增強軍事力量而竊取技術的行為令人震驚。」

7月23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對參議員們透露,該機構有超過1000項正在進行中的關於盜竊美國知識產權的案件調查,並「幾乎全部都指向了中共」。

弗萊明說:「聯邦調查局目前正在處理的這1000宗案件,只是中共全部盜竊技術行為的一小部份。」

美國的立法者們也已經意識到了這種威脅。

10月29日,一項旨在防止中共間諜竊取美國學術機構敏感技術的新法案已經被提交。

但是,一些分析家警告說,如果不注意病人本身潛在的威脅,僅僅「化療」殺死一些癌細胞可能是不明智的。

前參議員吉姆‧泰倫特(Jim Talent)是列根研究所(Reagan Institute)成立的一個工作組的聯合主席,該工作組的重點是美國國家安全與創新。

10月30日,泰倫特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說,技術獲取和技術安全之間一直存在緊張的關係。

以足球舉例,他將其比喻為防守或進攻的問題。他說,美國應該在進攻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我認為我們會在進攻上取勝。」

泰倫特說,以前國防採購中典型的「風險厭惡」理念需要轉變。

他說:「如果你想取得突破,就必須在尚未被證實的技術上投入更多,這意味著,你必須進行比政府此前已經習慣了的風險稍大的投資,這意味著,你必須做好有時會失敗的準備。」

「如果過了5年或10年,他們所有的實驗都成功了,那麼可能也說明,他們根本沒有做過多少試驗,所以沒有出現失敗。」

但這種理念上的轉變還需要立法者向利益相關者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即當出現失敗或問題時,他們不會放棄自己的支持。

他說:「國會需要對外傳遞一個信息——他們會繼續支持他們。」

泰倫特還提到了一些歐洲同行就如何處理技術創新與技術安全之間的緊張關係提出的建議。他說,他們沒有建很多小型的安全牆,而是建議「在較少的東西周圍建造更厚的牆」。

呼籲「登月」式行動

前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米歇爾‧弗盧努瓦(Michele Flournoy)也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

她警告說,中共的對抗並獲勝理論越來越依賴於「系統破壞戰」 ,她將其描述為「在衝突一開始就試圖摧毀和削弱對手的網絡」以達到目的。

她指出:「鑒於中共(在較小程度上還有俄羅斯)的軍事現代化努力,美國的軍事優勢正在迅速削弱。」

她說:「由於中共政府的軍民融合策略——任何具有軍事應用價值的商業或可能帶來軍事進步的研究都要與中共解放軍分享——中共軍方在人工智能尤其是機器學習方面已經取得了快速進步。」

「確保美國軍隊保持優勢意味著我們必須針對其軍民融合策略作出回應。」

弗盧努瓦說:「這是美國『登月』式行動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有遠見的國家領導人。我們需要緊急呼籲並採取行動,我們需要在提升我們競爭力的驅動力方面進行更強勁、更集中的投入。」

登月(moonshot)一詞被收入詞典,意為「執行一項困難或昂貴的任務,但其結果將具有重大意義」。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在9月份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對創新和國家安全進行了更廣泛的研究,也呼籲採取「登月」式行動來應對這一挑戰。

報告說:「2015年,自二戰以來,聯邦政府第一次為基礎研究提供了不到一半的資金。」

報告還指出,相比之下,除了在15年內增加了三倍的軍費開支,北京自2000年以來,還平均每年增加了18%的研發支出。

讀者可以在推特上關注西蒙:@SPVeazey @ spveazey

原文 US Military Taps Spirit of Free Enterprise to Counter China 刊載於英文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