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逾400多名全球學者、社運人士和公眾致函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促請儘快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此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幾次發表聲明,表示將推動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9月5日也表示,國會9日復會之後,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將是民主黨議員推動的首要任務之一。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認為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美國的兩黨議員中呼聲很高,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訂單對港商很重要,未來一部份生產線會遷去台灣

劉達邦認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如果通過,對中小企業直接影響不是太大,但對香港的聲譽方面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到香港企業在美國的生意。以前可以說,香港與中國基本上是「一國兩制」的關係,美國同香港是合作夥伴。但如果香港跟美國交惡,如果《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真的通過了,美國真要割席的話,那就不排除會影響到生意的。至少港人將來在美國做生意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比如,簽證可能會受到限制,投資可能會受到審查等。

劉達邦表示,美國訂單對港商非常重要。「我們花了8年時間開拓美國市場,首三年無訂單,之後越來越好。」雖有大陸訂單,但大陸政策多變,加上人工貴、工業轉型,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他直言,「我們最重要的訂單還是美國」,沒有美國訂單的話,工廠的前景難料。美國同香港一直以來是合作夥伴,是雙贏的局面。他認為「如果美國真要和香港割席,一定是影響到香港商人,將來做生意沒有那麼方便。包括可能限制簽證,投資、要審查,要用回(美國)本土產品,要『Made in US』。」

現在有些中小企業考慮搬一部份生產線去台灣。劉達邦說,有位中小企業會員到台灣做了考察,成立了一家公司,開了銀行賬戶,現在已經看了地,準備施工了。這個過程花費了大約半年的時間,主要是審查他的資金來源。在台灣投資,他會擔心你的資金背景,如果涉及國內資金的時候,批准就會困難一些。

最近中美貿易戰升級,他指,貿易戰帶來的25%額外關稅,增加了商家的出口風險和成本,直接影響企業接單量。劉達邦舉例說,「一般(企業)的純利潤都在10%到15%,競爭很激烈的產品,利潤只有5%。所以增加25%的額外關稅,企業就沒得做。客戶會去找東南亞的廠商,所以訂單量會減少,接單量少,直接導致廠商採購成本增加。但是為了工廠不丟空,有些中小企業,虧本都接單做。」並且面對越談越差的貿易談判,令未來中小企接單的機會越來越低。

做中國國內市場不容易

至於香港的中小企會否將重心轉至大陸市場,劉達邦指出,很多外商都看中中國十三、四億人的消費市場,但目前香港中小企業在大陸內銷成功的案例不多。「我們的會員也好,朋友也好,在國內發展成功的個案不多,失敗的個案相對來講多很多。」原因是,國內高價訂單本來就少,那些買得起世界名牌的,他們不會在國內買,他們會去香港或者澳門,甚至直接去歐洲、美國購買,在這些地方買名牌會便宜很多。而香港生產的產品是做不了很低價的市場的,低價市場都被國內的民企佔去了。因為國內的民企可以做一些違規的事情,像是不開發票啊,用電方面他們用住宅電,或者僱傭工人的時候不遵守勞工法。港商或者外商是不敢做這些事情的,所以很多時候單價就下不來。這樣,國內的民企就能拿到最低價訂單。所以說,港商做國內市場不容易成功。

劉達邦舉例說,有一個做手袋的會員,本來他是做OEM的,他可能自己製造自己的品牌,然後在國內賣,也可以在網上賣,但是類似的手袋可能有幾百款,除非你的手袋很有特點,或者很便宜,否則的話,很難可以在國內佔有一點點市場。還有一個做衣服的商人,開始在國內也投資了幾千萬,開設了30多個銷售點,在各大城市、小城市都有銷售點,現在都關門了,只剩下一家,就這最後的一家可能也快要關門了。

所以,在國內銷售不是那麼容易,除非你的產品真是非常獨特,沒有人能跟你的產品相比,可能剛開始的幾個月能夠賺錢,但也不會很久。因為你一推出市場,可能幾個月後,就有同等的產品推出來了,同等功能的產品,而且比你的還要便宜。那你就必須要有更加新的產品推出市場,如此不斷有新產品推出,否則的話,很難生存。

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暴力鎮壓引發更大反彈

過去三個月,隨著「反送中運動」的逐步升級,警民關係日趨緊張,劉達贊同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因為資訊真假難辨,需要徹查整件事情,並且「鎮壓的手段不適合香港,因為香港一直享有自由民主,暴力只會令香港人反彈更大。」

同時本港經濟迅速下滑,劉達邦認為這樣的撕裂對香港的影響一定是負面的。希望「政府退讓一步,年輕人也退讓一步,以和為貴,穩定局勢,重振香港經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