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到達北京,展開第12次訪華之旅。當天,默克爾與李克強會面,兩人在之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就香港局勢發表了看法。
默克爾說:「香港人的自由與權利當然應該得到保障。中英1984年聯合聲明依然有法律效力,它所帶來的一些權利應該得到尊重。在當前局勢下,應該竭盡全力避免暴力。必須通過對話找到政治解決辦法。有跡象顯示香港特區女首長想要邀請民眾開展對話。我希望這些交流得以開展。宣佈撤回修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希望在此基礎上,在過去幾個月示威的香港人可能參與對話,以行使他們的公民自由。」
李克強回答了記者提出的中央政府是否會派解放軍介入的問題,這是中共高層領導人首次公開回應香港事態。他說,中國(中共)政府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止暴制亂,恢復秩序,要相信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辦好自己的事。德新社指出,這意味著並不排除解放軍會被派遣的可能。
默克爾的表態雖然簡短,可是份量不輕。她強調中英聯合聲明依然具有法律效力,而這恰恰是中共多次否認的。她在發言中提到了自由、權利、保障、尊重、避免暴力、對話,這些關鍵詞涵蓋了問題的實質以及解決之道。顯然,默克爾並未因利益考慮而畏縮。
在默克爾臨行前,德國媒體紛紛發表文章,敦促其就香港問題發聲,切勿背叛西方價值觀。
柏林出版的《日報》刊發頭版社論,題為「寧可少一些中國生意」。作者指出,默克爾總理應該向中共「展現稜角分明的立場」,應當敢於拿德國企業的商業利益在香港議題上冒險。從長遠來看,這種冒險或許還能減輕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
文章寫道:「北京已經要求香港國泰航空解僱其同情示威者的員工。由此,中共政權再次表明,它隨時會對企業施加政治壓力。這種壓力,又憑甚麼不會很快也波及德國企業呢?」
德媒闡述的觀點也適用於所有政府——在與中共打交道時,堅守原則遠比商業利潤更有意義。
二十多年來,西方普遍對中共採取了綏靖政策,一方面期待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促進民主和開放,另一方面則是被中共的利益誘惑所脅迫,因而對中共的人權侵犯保持沉默或示弱。中共乘虛而入,迅速積累財富並以金錢開道,對內加劇迫害、對外大舉滲透。
這一形勢自特朗普總統執政後有了根本性的轉變,自由陣營逐漸看清中共的意圖,並且開始敢於對中共說「不」。此時,香港「反送中」抗議爆發,展示了當代社會的最主要矛盾:共產極權與自由陣營的不兼容性。中共的本質決定了它不可能保障「一國兩制」,共產意識形態不僅戕害中國大陸,也正在侵蝕著香港,並且企圖染指台灣,威脅整個世界的道德、法治等文明根基。因此,一個國家在香港問題上的立場,就是其在正邪之間的選擇。
迄今,美國、英國、澳洲、台灣、加拿大、歐盟、聯合國等都明確支持香港民眾爭取自由,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國會眾議院議長、兩黨多位議員的援港發言意義重大。這些正義之聲對中共構成了強大壓力,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再看李克強的發言,「依法止暴制亂」係中共官方口徑,事實上,暴力、動亂、破壞法治都是中共持續而「擅長」的動作,「止暴制亂」就是賊喊捉賊。而所謂「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可不是中共「有能力有智慧」。中共不等於中國,也不能代表中國人。中共與普世價值為敵,與傳統文化為敵,踐踏先哲的智慧,它沒有能力治理中國,因其從基點上就無意為民造福。
1983年3月8日,列根總統在福音教派全國聯合會的年會上譴責共產主義,他說,「我們今天所面臨的真正危機是精神上的;從根本上說,它是對道德意志和信仰的檢驗。」
柏林牆倒塌30年後,世界聚焦香港,共同接受道德和信仰的檢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