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抗爭越演越烈,警方暴力鎮壓示威者,觸發眾怒。有專家分析說,香港局勢若失控,中共恐會犧牲林鄭月娥和部份高級警官的性命,來平息民憤及掩蓋自己的罪行。

明居正:北京恐取林鄭及警官性命

8月12日,台灣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明居正在YouTube頻道「透視中國」中表示:香港的緊張局勢讓外界非常憂心,果然如之前預測:急速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他認為,北京與香港示威者之間已不存在退讓空間,中共接下來恐會犧牲林鄭月娥的性命,來平香港民憤及掩蓋它在整宗事件中的罪行,中共也會犧牲的包括香港警隊裏的高階警官,與第一線臥底的警察。

明居正續說,當事情到了一定轉折時,林鄭及警官會是下一個犧牲品,所以希望你們能夠利用這機會,儘快想辦法自保。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向國際社會呼籲,希望國際社會更多關注香港局勢,並提供必要的人道及其他方面的支援。

黑警濫權施暴引眾怒

截止8月13日,香港反送中行動,已經持續兩個多月。根據港警6日公佈的數據,兩個月來,警方動用了1800枚催淚彈,逮捕了568人,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

8月10日,示威者採取多區「快閃堵路」策略示威抗議。警方當日在九龍和新界多區,拘捕了16名示威者。

8月11日,反送中集會後,警方在多個地區更加肆無忌憚濫用暴力,包括用警棍毆打示威者、近距離開槍射擊抗議者、在地鐵站釋放催淚彈,換裝混入示威人群,與黑幫勾結毆打抓捕示威者、將市民推下電梯、擊中一少女眼睛導致失明等等。

醫管局披露,截至12日上午11時,共有45人受傷送院,傷者最小僅8歲,其中2人情況嚴重。

當日下午,逾萬港人湧入香港國際機場,舉行「百萬人塞爆機場」抗議活動,聲援被警方打爆眼的少女,強烈譴責香港警方濫用武力,要求「黑警還眼」。

有專家分析說,香港局勢若失控,中共恐會犧牲林鄭月娥和部份高級警官的性命,來平息民憤及掩蓋自己的罪行。圖為示威現場(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
有專家分析說,香港局勢若失控,中共恐會犧牲林鄭月娥和部份高級警官的性命,來平息民憤及掩蓋自己的罪行。圖為示威現場(HECTOR RETAMAL/AFP/Getty Images)

中共與港府港警辯解暴力事件

幾個小時後,中共國務院港澳辦便用恐怖主義苗頭形容香港;當日下午,港府與警方分別召開記者會回答問題。

警方稱:11日透過情報共逮捕15名核心示威者,而9日到12日,共逮捕149名示威者,年齡介於15至53歲。

12日傍晚,人民日報則在臉書,上傳中共武警集結深圳的影片,恐嚇意味濃厚。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3日召開記者會,過程中一度哽咽,不斷重申,自己無法替警方發言,警務署在前一天已召開記者會。僅召開半小時林鄭匆匆離場,眾記者仍表達不滿。

羅冠聰列舉港警10道罪狀

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12日公開列舉港警10道罪狀,指黑警濫權施暴的程度,是史無前例地誇張,且毫無顧忌地犯下戰爭罪行,喪盡天良。

十大罪狀包括,1,向示威者頭部開槍,有人被布袋彈射中導致右眼球破裂,永久失明;2,向救護人員開槍,其中有人疑似被射至昏迷,其他救護人員需舉旗警告警察停止攻擊,以免犯下戰爭罪行。

3,警方栽贓嫁禍示威者,將木竹及膠管等攻擊性武器放在示威者的背包;4,向遠處天橋上的媒體人員瘋狂開槍,有記者中催淚彈槍;5,當鄉黑攻擊記者時,黑警在旁袖手旁觀,並護送施暴者離開。

6,有示威者被打到血流滿面,門牙飛脫,但仍被黑警按在地上,臉頰浸沒在自己流出的鮮血中;7,港警在港鐵地鐵站內發射催淚彈,可導致人員窒息死亡,使用指南也明文記載不能在室內使用。

8,警察在港鐵太古站內拘捕民眾時,在手扶梯用腳將民眾踢下電梯,在一米內近距離開槍射擊示威者;9,有臥底黑警混入示威人群,並在黑警拘捕時制服示威者,而過去發生的多次衝擊極可能是由臥底黑警挑撥造成,藉此抹黑示威者。

10,警方拘捕沒有示威裝束、手持電話正在做直播的社區主任,且涉嫌性騷擾及暴力對待。

羅冠聰質問,這筆血債,林鄭月娥,港府,黑警要如何償還?他還表示,這場仗一定要繼續,直到港府,黑警,在制度中得到相應的懲罰,權力得到制衡。

國際社會也紛紛關注香港局勢。關注香港公民運動的約20名法國國民議會議員也通過公開信表示,希望對話勝過暴力,盲目鎮壓不會促使社會進步。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與英國首相約翰遜,也表達了對香港情勢的擔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行政團隊高級官員也呼籲各方冷靜行事;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12日警告說,無法容忍中共使用任何武力鎮壓香港。#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