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漫長歷史長河中,受「忠孝節義」中華傳統價值觀的薰陶,湧現出了許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貞之士。古代有田橫五百壯士捨生取義,近代有國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寧死不屈。即使是無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氣節,就足以名傳千古,光照後人。歷史上任何一個壯烈殉節的英雄,背後都有一個悲壯慘烈的故事。歷朝歷代的忠臣義士都曾抱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定信念,面對威脅利誘而寧死不降,展現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意思是說:寧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而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這一名句語出《北齊書.元景安傳》:「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襲爵陳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齊文宣王帝高洋年號)時,諸元帝世近者多被誅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議欲請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顯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誅之,家屬徙彭城,由是景安獨賜姓高氏。」
據史書記載,西元五五零年,北朝的東魏大將軍高洋逼迫東魏孝靜帝退位,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有一年出現了日蝕,高洋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問一個親信:「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甚麼後來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那親信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沒有把劉氏家族斬盡殺絕。』」高洋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七百多人全部殺光,連嬰兒也無一倖免。消息傳來,東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他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投靠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得保全!我寧死也不改姓。」元景皓因最終不肯改姓而被殺,這一故事表現了忠貞之士對自己人格尊嚴的堅決維護。後來,這一典故被抽象化,含義也大大昇華,用以比喻寧願為高尚、正義的事業做出犧牲乃至獻身,也不為小利而苟活,千百年來一直沿用至今。
說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歷史上有兩個事例最為震撼人心,催人淚下。一是田橫與五百壯士,另一個是江陰士民大戰清軍八十一日,維持了大明最後的尊嚴。
「田橫五百士」出於《史記》,田橫是齊國的後裔,陳勝、吳廣起義抗秦後,四方豪傑紛紛響應,田橫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隊之一。漢高祖消滅群雄、統一天下後,田橫不因齊國的滅亡而屈膝,率五百人仍困守在山東海島上。漢高祖聽說田橫很得人心,擔心日後為患,便下詔令說:如果田橫來投降,便可封王或封侯;如果不來,便派兵去把島上的人通通消滅掉。田橫為了保存島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帶了兩個部下離開,向漢高祖的京城進發。但到了離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橫便自刎而死,遺囑同行的兩個部下拿他的頭去見漢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劉邦見到田橫的首級後,流下了眼淚,他說:「田橫自布衣起兵,兄弟三人相繼為王,都是大賢啊!」隨後派了二千兵卒,以諸侯的規格安葬了田橫,又拜田橫從客二人為都尉。不想兩個從客將田橫墓側鑿開,自刎在墓裏。劉邦聞之大驚,十分感慨,並由此認定田橫的門客都是不可多得的賢士,便再派使者前去招撫留居海島的五百人。五百壯士從漢使那裏得知田橫的死訊,也都相繼「蹈海」自殺了。這個海島後來就叫作田橫島。司馬遷感慨的寫道:「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
江陰士民在明王朝已經覆滅、毫無外援的情況下奮勇抗戰,在兩個多月裏頂住了十幾萬精銳清軍的圍攻,困守孤城八十一天,致使清軍陣亡七萬五千人。城破以後,還拚死巷戰,餘者無論男女老幼坦然「以先死為幸,竟無一人降者」,全城六萬餘人僅五十三人藏於廟內生還。當投降滿清的南明故將劉良佐,妄圖勸降死守江陰孤城的南明守將閻應元時,得到的回答卻是「江陰士民,三百年來食毛踐土,深戴國恩,不忍望風降附。應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義所在,絕不服事二君。將軍位為侯伯,掌握重兵,進不能恢復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見我江東忠義士民乎?」每讀此話,不覺痛及肝腸、淚流滿面。
古人都崇尚「捨生而取義」為人生的至理。古代思想家孟子就曾說過:「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是啊,死亡固然讓人感到恐懼,但是喪節叛變更使人感到可恥,也十分令人所不齒。一個永恆的主題貫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那就是不屈的氣節。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歷史上從未有人否定過這個結論。
《宋史》中談及文天祥、陸秀夫,沒有將其描述成頑抗到底的愚頑之輩,而是充滿了崇敬之意;《明史》中的史可法和袁崇煥也得到了應有的評價與褒揚。相反,像秦檜那樣賣國求榮、變節投敵的漢奸、叛徒歷經千百年還在遭受後人唾罵。◇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