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終克強敵

「本來父親的觀念是世界性的,不但是中國對日本以德報怨,同時也要求歐美同盟國對德國、意大利以德報怨。他的目的就是要將共產勢力阻絕在亞洲北大陸間,不讓共產勢力蔓延至太平洋。」(《蔣緯國口述自傳》)

高瞻遠矚

抗戰初期,中國孤軍作戰。美國保持中立,對中日不提供武器。中蘇在一九三七年八月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後,蘇聯曾經援助中國空軍,並賣給中國軍火。但是蘇聯在一九四一年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後停止援華,承認滿洲國,給中國背後一刀。英國在一九四零年迫於日本壓力,關閉滇緬公路,切斷了中國外貿的唯一通道。

蔣全身軍裝禮服標準像,1940年。(公有領域)
蔣全身軍裝禮服標準像,1940年。(公有領域)

蔣介石認定,中國抗日不是孤立的,英美蘇三國遲早要捲入戰爭升級。他密切關注歐美等國的外交動向。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軍入侵波蘭,歐戰爆發。蔣介石聞訊,在日記中感歎:「我國抗戰兩年期待國際變化,今果已至矣。國際情勢雖甚險惡,如我擇善固執謹慎運用,余深信必能使我國家從此復興也。」(張其昀,《黨史概要》第三冊)

他在一九四零年九月十六日的日記中說:「德俄裂痕日深,美俄有接近之可能。」

一九四一年初,蔣公在日記中高瞻遠矚地提出對國際形勢的九點「期待」,頭兩條是:「甲、俄德開戰;乙、美倭開戰。」

五月十日,蔣介石告誡美國大使對日本暫時按兵不動:「據余判斷及最近所得確報,如一個月半以內(即至六月底)美國對德國形勢不再惡化,只要能維持目前現狀,則德國必於此一個月半以內向俄進攻。」六月十六日,蔣介石召見中共頭目周恩來,要他轉告蘇聯,「德軍將於六月二十一日進攻蘇聯。」六月二十二日,德軍進攻蘇聯,比蔣介石的預見僅晚一天。此情報給了蘇聯近一周的備戰時間。(鹿錫俊,〈蔣介石對蘇德戰爭的預測及因應〉)

二戰時中美同盟的海報(公有領域)
二戰時中美同盟的海報(公有領域)

事態發展證實了蔣介石的英明。蘇德開戰後,蔣公說服羅斯福,對日本持強硬立場,停止提供日本軍火及能源。日軍被斷口糧,頓覺五雷轟頂,絕望之餘,決定破釜沉舟。十二月一日,日本天王主持的御前會議認為:「美國已徹頭徹尾地成為蔣介石的代言人。」「日清戰爭、日俄戰爭和中國事變以來的一切成果將付諸流水。」決定「對美、英、荷開戰」。

十二月七日,日軍襲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蔣介石在日記中寫下:「抗戰政略之成就,本日達於極點,物極必反,能不戒懼?!」十二月九日,中國與美、英等同盟國同時對日正式宣戰,與德、意、日軸心國形成對壘。

四年前,上海淪陷、南京危急,蔣介石在遷都重慶前預言:「現在侵略國家的對面,一定會產生一個英、美、法、蘇的聯合陣線來,可以說國際形勢,已被我英勇抗戰所改造了,如果我們繼續努力抗戰下去,一定可以達到各國在遠東敵視日本,包圍日本的目的。一定使日本陷於絕對的孤立。這個目的是不遠的,是很容易達到的。」(〈國府遷渝與抗戰前途〉,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四年後,預言成真。

一九四一年,拉鐵摩爾由羅斯福推薦,到重慶任蔣介石的政治顧問。拉氏與蔣公夫婦接觸一年多,後因其親共觀點與蔣公疏遠,離任。但在回憶錄中,拉鐵摩爾依然說蔣公是「真正的愛國者」、「非常具有國家意識」、有時候「比羅斯福或丘吉爾更有遠見。」([美]陶涵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

戰區統帥

一九四二年元旦,中、美、英、蘇等二十六國在華盛頓簽訂反侵略宣言,蔣介石受推舉為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指揮中、泰、越等地區的同盟國軍隊聯合作戰。美國《時代》周刊當年六月一日的封面登載了蔣介石的頭像和簡短的說明:「蔣總司令:艱苦卓絕的五年過去了,但是最困難的還在後面。」

一九四二年二月,蔣介石偕夫人應英國駐印度總督邀請訪問印度。這是蔣介石作為中國領袖第一次出訪。印度是英國殖民地,聖雄甘地領導的民族獨立與宗主國英國矛盾,使印度不想投入到反法西斯戰鬥中。日本和德國也躍躍欲試,把拉攏印度作為南亞的重點戰略。蔣介石此行目地就是尋求英印間的妥協,爭取幫助印度儘早獨立,從而穩固印度在同盟國中的作用。蔣介石拜會了甘地、尼赫魯、真納(巴基斯坦國父)等民族領袖,與他們推心置腹。

1942年2月10日,蔣介石與宋美齡訪問印度,受到甘地的熱情歡迎。(公有領域)
1942年2月10日,蔣介石與宋美齡訪問印度,受到甘地的熱情歡迎。(公有領域)

蔣介石發現,印度與中國有許多相似的特點,都是受欺負的弱國,有悠久的文明,都信仰「傳統的精神力量」。蔣介石在印度獨立運動和英國之間的斡旋,在丘吉爾當局看來大概有「干涉內政」之嫌,因此也沒有得到英國的讓步。蔣介石為了支持印度民族獨立的正義,不惜得罪強大的盟國英格蘭,他表現出的仗義和同情心,讓印度人十分感動。多位印度領袖也向蔣保證他們不會支持德日法西斯。離開印度前,宋美齡用英語廣播了蔣介石的〈告印度人民書〉:中印兩國人民命運相同,因此應併肩作戰。

珍珠港事件後兩個月,日軍攻占南亞占領多處島嶼和城市。一九四二年二月中旬,香港、馬尼拉、新加坡失守。五月,菲律賓、泰國、馬來亞、印尼、緬甸相繼淪陷。日軍在南洋屢屢得逞,逐漸形成對華包圍狀。

在南洋暢通無阻的日軍,在中國卻舉步維艱。一九四二年初,蔣介石令薛岳指揮三十萬國軍,在長沙用天爐陣包圍十二萬日軍,殲敵五萬七千。而中國軍隊損失僅二萬八千。

美國記者福爾門採訪戰場後撰文:「中國第三度的長沙大捷,證明了一個原則,那就是中國軍隊的配備若能與日軍相等,他們即可很輕易地擊敗日軍。」

蔣介石振奮,在一月四日的日記中寫道:「日本侵略南洋,可謂戰無不利,攻無不克,而獨在長沙之役受到最大慘敗,於是英美政府及其輿論,方知日寇之強,乃反應我國之不弱。」

一九四二年二月,日軍進攻仰光,駐緬英軍向中國戰區統帥部求援。二月十六日,中國政府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這是甲午戰爭後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蔣介石先後兩次派出美式裝備的遠征軍到緬甸和印度,由他的參謀長史迪威指揮,在英軍配合下,血戰日寇,保衛西部生命線。最終取得勝利。#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