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時尚之都的米蘭是意大利北部倫巴底省的首府,位於波河平原的中心,是意大利最富庶的城市。提起米蘭,幾乎每一個女士都可能會說出一串著名的奢侈品品牌,而男士則對AC米蘭隊和國際米蘭隊的隊員如數家珍。世界時尚的潮流均始於此,優雅且品味不凡,讓眾多的俊男靚女趨之若鶩。

追溯米蘭的歷史,距今已有2千年,最重要的歷史事件,當屬《米蘭詔書》的頒發。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在米蘭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為基督教最終成為羅馬的國教奠定了基礎,而西方的文明從此改變。

我原本沒有打算在米蘭停留,然而又不想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火車上,所以就決定夜間乘火車去那不勒斯,這樣就有了一天的時間可以在米蘭閒逛。既然是閒逛,就沒有刻意計劃行程,走到哪兒算哪兒。又加上下雨,以致大部份的時間就花在了主教堂廣場。

一直以來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米開朗基羅的羅馬,達芬奇的米蘭。」也就是說達芬奇在米蘭留下了眾多的印記。我一向不是很喜歡達芬奇的作品,主要是因為他的畫作背景大都非常幽暗,人物表情有些詭異,也就沒有去看「最後的晚餐」的衝動,只是在米蘭大教堂轉了轉。

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有人說是第二大,有人說是第四大,無論第二還是第四,它都是獨一無二的。相傳,米蘭公爵維斯康提(Gian Galeazzo Visconti)求子心切,向聖母禱告,後來果然喜獲麟兒,遂下令興建米蘭大教堂。

意大利的很多教堂都稱為「Duomo」,源於拉丁語「Domus Dei」,意思是「神之殿」,通常是一個城市中最宏大的主教座堂,而米蘭大教堂可謂當之無愧的「神之殿」。大教堂始建於1358年,直至1877年才完成,說是哥特式建築,但其實教堂濃縮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多種藝術形式,是一個大理石堆砌起來的宏大樂章。

意大利哥特式米蘭大教堂的屋頂,大理石尖頂及雕象的細節。(shutterstock)
意大利哥特式米蘭大教堂的屋頂,大理石尖頂及雕象的細節。(shutterstock)

教堂外牆上聳立著135座尖塔,是外觀上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塔林使整個教堂看起來似乎要拔地而起。2,245尊雕像鑲嵌在135座尖塔之上,或是《聖經》人物,或是帝國名人,表情凝重地擁立在聖母周圍。

記得曾看過一本旅遊書籍,書的封面是一個壯觀的教堂的屋頂,兩邊是高聳的大理石柱,精雕細刻。當時真希望自己也能行走於其上。直到登上米蘭大教堂,才豁然明瞭,原來這就是圖片中的屋頂。

米蘭大教堂的屋頂。(shutterstock)
米蘭大教堂的屋頂。(shutterstock)

天陰陰沉沉的,在我們登到成排的飛扶拱時,雨開始下起來。索性躲在一塊窗簷下,靜靜地細看雨中的這片大理石叢林。正如天下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米蘭大教堂的每一塊石柱都展示著不同的特質,大到一個雕塑,小到一片花瓣。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有些冷。大教堂的屋頂上遊人很少,聖母雕像的下方搭著腳手架,不過這已經是很幸運了,至少沒有影響到整個教堂的外觀。歐洲幾乎所有的古老建築都常年處於維修狀態,能看到甚麼真的全憑運氣,我暗自慶幸沒遇上教堂正面維修。

米蘭大教堂內景。(shutterstock)
米蘭大教堂內景。(shutterstock)

教堂內有些昏暗,由52根巨大的圓柱支撐,幽暗的燭火映照著彩色玻璃窗,巨幅的畫作多出自文藝復興時的名家之手。米蘭有一本珍貴的史料,記錄著興建教堂過程中的每一筆支出,其中有數筆是支付給達芬奇的設計費,奇怪的是數額不大。後世人猜測,達芬奇為了在這個偉大的建築上留下自己的手筆,所以索費不高。據說,教堂的屋頂藏有一枚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釘子,教徒們每年都會取下來朝拜三天。為存取方便,達芬奇曾設計了一部升降梯。

教堂正面的五扇銅門上分別鑄刻著教堂的歷史、米蘭的歷史、聖母的生涯以及《米蘭詔書》。

馬克吐溫當年在米蘭大教堂前曾發出「大理石的詩」之驚歎,私下以為這樣的形容還是不足以述其宏偉之萬一,面對如此驚世之作,語言都顯得貧乏無力。正像當初沒有人相信它能完成一樣,500年的歲月,它是用人的不屈的意志和無窮的想像力疊加起來的不朽詩篇。 ◇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