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外交官在集體行動,想要利用社交媒體推送中共的政治理念,這一招行得通嗎?

7月初,中共駐美國大使館與大使崔天凱分別開通了官方推特帳號,中共外交部在短影片應用軟件抖音上開通了官方平台。目前崔天凱的第三則關於台灣的推文引來3千多條評論,其中以負面居多。

在亞洲,中共駐巴基斯坦大使館臨時代辦趙立堅是社媒上的活躍一員。7月13日,他在推特上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發出戰狼式語言,抨擊美國的種族歧視。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在推文中稱趙為「可恥的種族主義者」而且「驚人地無知」。趙立堅很快刪除了自己的相關推文,但繼續和賴斯嗆聲。

上周五,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發表文章,談及以「道義」之名搶奪國際話語權,「積極探索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並進軍海外社交媒體」。

中共大外宣向社媒進軍的連番動作,引起了觀察人士的注意。對此,外界主要有兩方面的評論,第一:中國網民被禁止使用推特、臉書等社媒以及谷歌應用,而中共外交官卻可以發推並應用gmail。他們應當先賦予中國人民自由登錄推特的權利。第二,中共外交人員發出的信息,都是在為中共做宣傳,他們的語言笨拙,欠缺真實互動,長此下去,是否能達成其所期望的效果,令人生疑。

中共外交官是派駐海外替極權發聲搖旗的骨幹,深受黨文化所害。中共的學說和策略,全部構建在暴力鬥爭及謊言欺騙的基礎上,這些東西無論如何包裝,都具有侵害性和進攻性。再者,外交人員根本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們不會在社媒上流露個人真性情,不會表達與黨的意志有絲毫違背的觀點。因此,他們的推文不真實、不生動,不具可讀性,無法打動人心。

另一方面,中共對互聯網的封鎖和監控飽受詬病。近年來,中國網絡名人、高校教師、知名記者、普通民眾因為發表「敏感」言論而被「封號」或遭到政治處罰等現象屢見不鮮。今年「六四」30周年紀念日前後,中共更是展開前所未有的網絡封殺,大量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和微信號被封或被屏蔽,此舉甚至擴展到了海外。

上個月,美國新聞網站《攔截者》(The Intercept)報道,有中國民眾披露,他們無法訪問多家西方媒體網站,而南韓最大搜索引擎網站「Naver」也被中共封鎖。在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對此提問,中共外交部堅稱「中國一向依法依規管理互聯網」。

據《德國之聲》報道,過去幾周,連續幾家德語媒體的網站在中國被封。有分析人士指出,這與它們報道了香港的示威活動或許有關。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主席、自民黨籍政治家延森(Gyde Jensen)向《每日鏡報》表示:「德國政府有義務利用其安理會的席位,面對面的向中國提出踐踏人權的問題。一系列德語媒體網站被封鎖恰恰說明,數碼化時代,捍衛人權有時會面臨多麼大的壓力。」

綜上所述,中共的「法律」是維護暴政所需、並可隨意調整扭轉的條文。此法律治下的互聯網,完全為中共所用。在海外,中共外交官利用著網絡的自由、利用著西方的民主環境,試圖進行紅色行銷。他們的政治推文凸顯黨文化思維與普世價值的不相容。在其背後,是十幾億大陸網民的不自由以及中國民眾受到的長期而殘酷的人權侵害。

對於這類「與時俱進」的黨文化輸出,自由世界需要警惕和抵制,同時也應當致力於促進信息的自由傳播,幫助信息封鎖下的中國民眾獲得知情權,反擊中共大外宣野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