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凡爾賽宮到藝術學院,一代明君路易十四領導著治國團隊,結合當代最優秀藝術人才的智慧,在修建輝煌華麗的凡爾賽宮的同時,建構莊重古典又嚴格的學院制度,為人類文明留下藝術瑰寶,並教化人心。
在法國歷史上,喜愛藝術的君王不在少數。
路易十二(Louis XII)佔領米蘭時,曾意圖將《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搬回法國;而法蘭西斯一世(Francois I)則延攬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等多位意大利大師到法國為宮廷創作;亨利四世(Henri IV)擴建羅浮宮,將大、小畫廊作為藝術家的工坊;而出身美迪奇家族的皇后瑪麗.美迪奇(Maria de’ Medici),則重用法蘭德斯畫家魯本斯,以她的生平為題材,創作了一系列神話式畫傳。到了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不僅參與藝術的演出和設計,更主導了當時的藝術和時尚潮流,也確立了法國藝術此後在歐洲的主流地位。
凡爾賽 沼澤成仙境
1674年,建築師芒薩(Jules Hardouin-Mansart)從勒沃手中接管了凡爾賽宮工程,他增建了宮殿的南北兩翼、教堂、馬廄等附屬建築,並在宮前修建了三條放射狀大道。為了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國王要求在凡爾賽鎮修建了大量住宅和辦公樓。
然而芒薩最有創意的設計,當屬輝煌氣派的鏡廳無疑了。鏡廳建於1678年到1684年,長73米、寬10.5米、高13米,一面是17扇朝向花園的巨大的拱形窗門,另一面則是與拱形窗門相對的17個拱形鏡面門,每個門上有7行21個鏡子,共裝飾著357面鏡子。壯麗的建築結構自然不能沒有美術的裝飾搭配。國王的首席畫家勒布杭,在天頂描繪了路易十四歷次征戰獲勝的場面,展現了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過程。大廳正中的兩幅天頂畫題為「國王親手治理」和「法國向鄰國展示力量」的豪華場面。整體鏡廳寬敞明亮,沿著長廊整排巨型的水晶吊燈和鏡子燈交互輝映,更顯得金碧輝煌。
凡爾賽宮是一個法國藝術精英集體創作的結晶,除了上述勒沃、勒諾特、勒布杭和芒薩幾位主要藝術家之外,還有芒薩的繼任者德寇特(Robert de Cotte),為凡爾賽貢獻出大量而優質精美雕刻的國王首席雕刻家吉哈東(Francois Girardon)、雕刻家安東夸瑟福(Antoine Coysevox)和普捷(Pierre Puget)等人;當然為國王製造出無數精緻家具的御用木工布勒(Andre-Charles Boulle)也功不可沒。
凡爾賽宮主體建築一直到1688年才完工,而整個宮殿和花園的建設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已經宣佈將皇宮從巴黎遷往凡爾賽。此時凡爾賽宮已經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凡爾賽宮落成之後,路易十四立即召來主要貴族集中居住。這也是路易十四的策略,可以就近監控勢力強大的地方貴族〔如孔代(Conde)家族〕,免於地方割據和叛亂。為了樹立王權的威嚴,國王經常在宮中舉行盛大的典禮、晚會、舞會、狩獵和其它娛樂活動。(路易十四喜好色彩鮮明、質料華麗裝飾著蕾絲花邊的服飾,也要求貴族群臣注重禮儀和穿著;他也獨出心裁地發明了假髮、高跟鞋,搭配著華麗高雅的服飾、披風,為的是使自己更高大,更有份量和威嚴。於是國王的高貴雍容和他優雅有禮的舉止成為群臣和貴族競相模仿的目標。)凡爾賽的笙歌曼舞、奢華享樂也真的收服了貴族的心,過去氣焰囂張、動輒反叛的法國大貴族,如今以受邀居住於宮中為榮,爭先恐後地仿效國王宮中的禮儀、穿著,希望得到國王的重視。凡爾賽已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名流的活動中心。
歷時29年的時間,傾盡人力、物力建成的凡爾賽,使得國庫空虛,國力漸衰,而貴族養成的奢華享樂風氣,逐漸脫離現實的百姓疾苦,也種下了未來革命的禍因。然而,路易國王或許好大喜功,但絕非窮奢極欲的暴君,他相信君權神授,認為神賦予了他作為國君的使命,自當盡心扮演好國王的角色,一生勤奮不懈地維護法國的利益和國家尊嚴;即使身體狀況不佳時,仍以堅毅的忍耐力維持一個國君應有的威嚴、高貴與慷慨的氣度。國王在凡爾賽宮的生活是對民眾公開的,凡爾賽宮也對人民開放。只要符合禮儀配帶上一把劍,人民可以輕易地進到皇宮參觀鏡廳,看到花園裏散步的國王,甚至可以向國王申訴不平。他希望法國人民為法蘭西而驕傲,為他們的國王驕傲,為凡爾賽驕傲。歷史會過去,藝術卻留了下來。凡爾賽是一代明君的雄心壯志領導著治國團隊,結合當代最優秀藝術人才的智慧和大批人民血汗共同成就的結晶,凡爾賽最終是屬於全法國人民的。在某種意義上,凡爾賽又何嘗不是屬於全人類呢?
羅浮宮也好,凡爾賽也好,這些藝術瑰寶是法蘭西人民最驕傲的遺產,世代都在享用受益,而法國人民在這些藝術的潛移默化中,養成著他們特有的生活品味和文化素質,這可是金錢買不來的,也是藝術的無價之處啊! (──轉載自《藝談ARTIUM》)◇
整版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周怡秀提供、shutterstoc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