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注重孩子教育可謂中國母親最關心的大事。近期日媒的報道反映出中國媽媽在孩子教育問題上遇到了異文化的挑戰,中國媽媽對日本的教育既有讚許也有難以理解。

據日本Money Post網站的報道,日本法務省去年的統計顯示,在日本中國人約74萬人,如果算上加入日本國籍的中國人,總數已超過100萬。近年因工作來日的中國人增多,隨丈夫來日的中國媽媽們在日本也形成了自己的社交圈,她們通過社交媒體交流、分享她們在日的生活點滴,其中孩子教育是中國媽媽們最熱門的話題。

報道稱,一位來自北京,有中學2年級和小學5年級兩個小孩的中國媽媽王麗華(化名)表示,「在中國,公立學校也收學費,但日本的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義務教育,這樣的教育體制家庭非常受益。」

王麗華還表示,日本沒有中國的「教師節」,很省心。她說:「中國的『教師節』變成了向老師送禮的節日,如果送禮不能博得老師高興,孩子在學校可能就會受到歧視,而日本沒有這些,但是老師非常負責、敬業很讓人敬佩,在教育上和家長保持溝通,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

另一位來自上海,丈夫在日本大企業就職,化名李倩倩的中國媽媽很讚賞日本學校對小孩禮儀的教育。她說:「日本幼兒園、小學對小孩的禮貌、尊長愛幼教育非常嚴格,『不給他人添麻煩』的意識在孩子言行上體現很好。」不過她也表示,日本教育中缺乏對小孩「領導才能」「發表不同觀點」等獨立意識的培養。

此外,中國媽媽對日本家庭在培養孩子的體育、藝術情趣等方面的投入感到難以理解。日本家庭通常在小孩讀幼兒園、小學時,會讓小孩學習芭蕾舞、小提琴等藝術,或者讓小孩練習游泳、劍道等體育項目。

在日本,很多家庭在小孩上學時,會把孩子送到音樂、體育等私塾學習,培養小孩對音樂藝術、體育等方面的興趣,對小孩教育是多方面的。

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山本文茂認為不可輕視音樂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認為音樂是培養感性和知性的最佳方式,藝術素養能把「腦」和「心」調和在最健康的狀態,藝術教育和科學知識的教育同樣重要。

這種觀點在一般日本家庭中是個共識,然而大陸的中國人來說,教育往往侷限在科學知識的單一領域,這對在日的中國媽媽可謂一個異文化的碰撞。

日本東北大學副教授張陽表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成了大陸中國人認識知識的「硬道理」,不過在日本是一種觀念障礙,日本教育注重社會集團生活意識的教育以及藝術情趣的培養、。

「日本的幼兒園、小學有很多體育活動,多數是集體性的,像拔河、接力賽等,在培養小孩努力向上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小孩之間相互溝通的能力和團隊意識。」

張陽說,「中國大陸的教育基本集中在如何從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從中國來到日本的小孩普遍學習優秀、很突出,但在集體生活相處方面的能力較欠缺,不會包容對方,甚至表現很自私。」他說,要融入日本生活,需要改變在大陸形成的習慣觀念。◇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