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4月初,中國A股上證指數在燥熱中衝過3200點。12年過去了,經歷了無數次的跌宕起伏後,2019年4月3日,上證指數又一次衝過3200點。

同樣是股市,12年前,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13,000點,12年後,如今的道瓊斯指數翻了一番,早衝破26,000點。

這一次, A股能否衝破原地踏步的循環?

A股「雄起」?底氣何在?

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A股氣喘如「牛」, 去年熊冠全球的A股,今年竟翻身變成了全球冠軍。一季度,中國股市深證成指以36.84%的漲幅領冠全球,創業板和上證指數分列二、三位,中國股市包攬了全球股指前三名。

一季度A股日均成交金額5855億,比2018年全年的平均水平高出58.55%;其中3月份日均成交額高達8851.88億,環比增長50%。資金如洪水般湧入中國股市,將A股總市值推漲13.2萬億,增幅近30%。

2019年,A股似乎正在雄起。只是,A股雄起的底氣何在?

雖然中共發佈的3月份PMI為50.3%,重回榮枯線之上。不過,3月份發佈的1-2月經濟數據顯示,前兩月工業同比增長僅為5.3%,創17年來新低,固定投資和國內消費增速仍處低位。

這些數據表明,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依然乏力。再加上,2月份中國出口大跌20%,貿易戰形勢仍舊不明,中國經濟基本面下行趨勢並未緩解。

至於說上市公司的業績則更不樂觀。A股公司每年的淨利潤,近半流入金融行業;其餘的上市公司中,很大一部份陷入股權質押的泥沼,並於去年底頻頻爆雷,構成A股近年來最大的危機。

中國經濟體制性矛盾的突出病症——實體經濟空心化和債務危機,在A股已經暴露無遺。

因此,A股哪裏來的「牛氣」?

透視A股上漲的邏輯

正常的經濟體系中,股市漲跌,尤其是中長期趨勢主要取決於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業績、前景等基本面。中國A股為何能夠在經濟基本面下行的背景下,2019年逆勢上揚?甚至牛冠全球?

A股上漲的邏輯,在哪裏?

從根源上講,中國股市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資本市場。A股最初的作用就是給國企「圈錢」,現在則擴大為給國企和中共權貴掌控的上市公司圈錢。這種圈錢,也被叫做「割韭菜」,就是將中國民眾、主要是散戶的財富,當作韭菜一樣收割。

在中國,股市的內在機制受中共控制,而非遵循市場規則;A股的「基本面」不是宏觀經濟,而是宏觀政策。

A股之所以12年來一直在大漲大跌中,原地踏步,根本原因就是國企和中共權貴要一茬茬地割韭菜。一次次被搾乾錢包的中國股民,無錢、更無信心做長線,支撐起一個長期上漲的牛市。這就是中國股市「賭性」十足,缺乏長線投資的緣由。中共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曾說過:中國股市不缺資金,缺的是長期資金。原因就在於此。

因此,A股漲跌不在於經濟和業績,在於黨的需求。

認清了A股漲跌的背後真相,就不難看出, A股今年逆反經濟基本面,爆出冠絕全球的瘋牛行情,只能是出於中共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是為中共營造出經濟尚有活力的假相;另一方面則是中共對資金的極度渴求,在債務危機的壓力下,中共亟需籌錢給國企和地方政府續命,同時也需吸引資金炒高股價、來緩解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等債務風險。

A股的利好、利空分析

把握住了A股漲跌的內在邏輯後,可以推斷,中共是A股今年瘋牛行情的幕後黑手,有著推高A股的欲求。

從去年底出台一系列刺激股市的政策,到今年縱容游資爆炒「妖股」、誘惑股民下場,中共為炒熱A股,手段百出。

中共近期又放出新一輪的所謂「利好」信號:

1. 再融資或現「重大鬆綁」
據上海證券報4月3日消息,證監會準備就有關再融資的政策作再評估,內容涉及恢復鎖價發行、新增股東是否受減持新規限制等市場關注的核心內容。

再融資是指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的直接融資。再融資有利於公司發展,又益於活躍股市;但在中國股市中往往變味,淪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套現的工具。

2017年2月,證監會為遏制資金脫實向虛,曾出台「再融資新規」和「減持新規」,來限制定增(定向增發融資)市場。定向增發,是股權再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新規導致2018年定增融資規模近乎腰斬。由於股市低迷,2018年11月證監會就已開始放鬆再融資限制。

儘管今年2月以來,中共連續釋放再融資鬆綁信號,但在再融資定價機制和減持政策未能真正鬆綁的前提下,定增市場很難火起來,難以成長為推漲A股的春風。

2. 股指期貨可能大鬆綁
據中國財經網站「金融界」消息,證監會期貨監管部處長焦增軍近期在香港作報告稱,計劃放鬆對股指期貨的限制,包括恢復股指期貨的正常交易;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現有的股指期貨。證監會擬允許社保基金、商業銀行、保險基金、國有化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參與期貨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了解到,近期中金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再次鬆綁了部份對股指期貨市場的限制,距離股指期貨常態化運行的目標越來越近。

股指期貨作為股市避險工具,一旦鬆綁,一方面利於券商提升業務和業績,穩定券商股,同時可能引來大規模的資金,利於活躍市場;但弊端也很明顯,會助長做空股市,加大A股波動風險。

不過,相較於這些尚未落地的利好信號,A股收到的利空信號卻是鐵板釘釘:股權質押風險依舊高懸,紓困基金落地緩慢。

據中證登數據,截至2019年4月1日,A股市場股票質押數量6255.51億股,佔總股本的比例為9.61%,股票質押市值為5.54萬億元,佔全部A股總市值的8.82%。與此同時,緩解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和股票質押風險而設立的紓困基金,落地緩慢。

據太平洋證券數據,截至2019年3月中旬,紓困資金總規模雖已達到6000億左右,但這只是理論值,實際落地進程緩慢。以券商主導的紓困資管計劃為例,截止2019年 3月11日,整體資管計劃規模已達592億,但已投出的金額僅154.9 億,佔比只有26%。

也就是說,A股中這顆5萬億的股權質押大雷,依然未解,大批上市公司仍未脫困。#

(未完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