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了十七歲的王玉齡,他頗為自豪:「我討了一個好老婆,這比什麼財富都重要,我要討飯的話我老婆可以給我拿碗。」

愛上張靈甫: 他要飯她願為他端碗

王玉齡是張靈甫娶的最後一位妻子,也是他最心愛的妻子。

王玉齡出身望族,家產豐厚。外祖母是大清兩江總督的女兒,祖輩經商,父輩為官,三世同堂。

他們第一次相見,是在理髮店。王玉齡回憶:

「那天,他穿一身軍裝,戴軍帽,碰巧坐在我椅子背後。我發現他透過理髮的鏡子,盯著鏡子裏面的我打量。我心說,這個人真是討厭,怎麼能這麼看著人家,就差把頭貼到鏡子裏面看,於是就瞪他一眼。

「後來他對我講,他說幸虧你瞪我一眼,不然的話,如果你要對我笑一笑,我就沒興趣了。」

張靈甫是古板腦筋,傳統思想,他覺得女孩子不應該先對男人笑。

之後,紳士風度的張靈甫寫下了一個大大的「忍」字,掛在臥房裏,頻繁到王玉齡家作客。開始王玉齡不說話,有時候還故意出門避開他。她不知道張靈甫多麼有名,也不趨附他。張靈甫看中王玉齡的,正是她這種不沽名釣譽的純真性情。

張靈甫將軍與妻子王玉齡。(公有領域)
張靈甫將軍與妻子王玉齡。(公有領域)

王玉齡回憶說:

「有時候,他給我講故事。他告訴我,戰爭爆發前,他在北大讀歷史系。每一朝每一代的文化名人、野史傳奇,他如數家珍。他喜歡講,我也喜歡聽。而他自己抗戰時打仗的故事,卻從未講過。

「在我面前,他從來沒有將戰爭當作一件很大的、很了不起的事情,他讓我也沒有這種恐懼,也沒有這種感受。」

張靈甫求婚時,王玉齡的母親非常反對,畢竟兩人相差24歲,更何況軍人一上戰場,誰知道還能不能回來。而王玉齡認為,日本人都投降了,戰爭也結束了,這些都不是問題啊。

後來經程潛主婚,42歲的張靈甫與17歲的王玉齡結為夫妻。張靈甫1米87,王玉齡是1米68,英俊瀟灑的「抗日名將」配年輕美貌的「豪門深閨」,當時轟動一時。

張靈甫說:「我覺得自己真幸福,我第一次住進了妻子親手佈置的家。」他自言:「終得知己,人生無憾。」

張靈甫深情地說:「我討了一個好老婆,這比甚麼財富都重要,我要討飯的話我老婆可以給我拿碗。」王玉齡非常感動。

張靈甫在王玉齡面前,從來不講他得意的事情,也從來不告訴她他最痛苦的事情。王玉齡覺得他很可靠,有時像父親、有時像朋友,對他非常信賴。

在南京,他們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兩人曾攜手同遊莫愁湖,還合寫過一首詩,張靈甫寫前兩句:「欲遣閒愁且登樓,檻外山青水自流。」王玉齡寫了後兩句:「莫愁不知何處去,空留斯樓憶千秋。」

剛過19歲生日 就接到丈夫的絕筆信

1946年8月,張靈甫接到命令率部投入華東戰場,期間寫信給愛妻,沒有甜言蜜語,只是說家裏養的魚要死了,花也要澆水了。他還畫了一個花園的圖樣,在圖裏設計甚麼花要種在甚麼地方、甚麼時候種甚麼花。

不懂得時局緊張的王玉齡,哪裏想到,兩年後,她竟收到丈夫的絕筆信!當時,他們的兒子才出生不久,自己才剛剛過了19歲生日。

王玉齡與出生不久的愛子張道宇合照。張靈甫去世時,張道宇才剛滿月,從來沒有見過爸爸。(公有領域)
王玉齡與出生不久的愛子張道宇合照。張靈甫去世時,張道宇才剛滿月,從來沒有見過爸爸。(公有領域)

1947年秋,張靈甫的部下楊參謀回來,一進門就跪在王玉齡的面前痛哭,他把張靈甫生前委託的絕筆信交給了她。

信的內容是:

「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趨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余與仁傑決戰至最後以一彈飲絕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部屬與人民。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侍之,幼子望養育之。玉齡吾妻,今永訣矣。靈甫絕筆。5月16日,孟良崮。」

王玉齡對張靈甫的親筆字跡確認無疑,這也證實,所謂張靈甫被俘被射殺,是中共的謠言與污衊。

「殺身成仁」

導致張靈甫整編74師全軍覆滅的兩名共諜,左:1946年任國防部參謀次長的國軍中將劉斐,右:1947年任國軍作戰廳廳長的郭汝瑰。(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
導致張靈甫整編74師全軍覆滅的兩名共諜,左:1946年任國防部參謀次長的國軍中將劉斐,右:1947年任國軍作戰廳廳長的郭汝瑰。(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

1946年7月,張靈甫率74軍先後攻佔淮安、淮陰等重鎮和十幾座縣城,同年十二月,再攻漣水,僅14天就佔領漣水城,中共華野第六師當時就死傷五千多人,陳毅對張靈甫恨之入骨。

74師攻佔漣水後,1947年初,隱藏在國防部的紅色間諜、時任作戰次長的劉斐,配合陳毅,極力促成了置張靈甫及74師於死地的作戰計劃,74師被命令由孟良崮渡汶河。重裝備的74師被迫進入地形不熟的山區,根本無法施展其重裝備。

1947年5月12日下午5時,作戰廳長郭汝瑰與劉斐、參謀總長陳誠等與蔣介石見面,匯報戰地形勢,匯總意見。郭汝瑰將蔣介石的指示部署記在心中。回家後,他迅速把作戰部署重新寫下一份,然後交給間諜任廉儒,並再三叮囑:「張靈甫的整編74師,全部美式裝備,要特別當心。」任廉儒很快把情報交給了中共。郭汝瑰的情報,直接斷送了74師。

5月13日的孟良崮戰役,因國軍情報外洩,知己知彼的中共切斷了74師的外援,導致74師以3萬多人對決陳毅部的27萬餘人。僅僅4天之後,孤軍奮戰的74師陷入絕地重圍。

共軍組織一次次衝鋒,不惜以人海戰術消耗74師的彈藥,但均被逐次擊退,共軍屍體滿山,還是無法佔領方圓只有幾公里的禿石山。

後來共軍將許多地主、富農以及他們的婆媳、小孩頂在前面,用他們的身體擋子彈,74師將士們不忍殺害自己的同胞和無辜百姓,有的士兵說:「如果這是日本人多好!」有的放下武器,有的不願開槍,任憑共軍上來俘虜,造成74師重大傷亡。

5月16日黃昏,苦戰四晝夜之後,74軍彈盡糧絕,張靈甫與副師長蔡仁傑將軍、58旅旅長盧醒將軍等,集體從容飲彈自殺。幾小時後,國軍後續部隊趕到,共軍倉惶逃走。血水流滿孟良崮的漫山遍野。

史料記載,張靈甫殉難之後,原本一直晴朗的孟良崮上空,瞬時狂風怒號,天昏地暗,電閃雷鳴,暴雨夾著冰雹傾盆而下;張靈甫及74師的英勇壯烈,撼天動地,令風雲變色、草木悽然。

蔣介石也收到了張靈甫的遺書,其中寫道:

「今戰況惡化,飲水斷絕,糧彈俱盡,全師孤懸,四面受敵。我與眾將戰到最後,為上報黨國與領袖,下達士兵與部屬,決心以一彈飲絕成仁,報效校長多年之教誨。」

後來蔣介石發佈《為追念張靈甫師長剿匪成仁通告國軍官兵》一文,通報表彰張靈甫的「殺身成仁」。 

「如果早知道,我就要早一點嫁給他,這樣可以多一點相處的時光。」

短暫的婚姻,王玉齡並不後悔,多年後她說:「如果早知道,我就要早一點嫁給他,這樣可以多一點相處的時光。」

國民黨政府曾在南京玄武湖岸為張靈甫立碑,1949年以後被推倒,「文革」時被紅衛兵砸碎。

2003年,王玉齡在上海浦東玫瑰園給丈夫立衣冠塚,碑文是她題給丈夫的詩:

當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

四七硝煙傷永訣,淒淒往事怯重溫。

孟良崮戰役60年後,79歲高齡的王玉齡與兒子第一次來到丈夫在孟良崮殞命的山洞,她默默放上了一束花環。得知丈夫的墓將被建在山洞上,她說,「也給我留一個位置。」

王玉齡說,「我一直耿耿於懷的事情,就是他在最痛苦的時候,在最無依的時候,我沒有跟他在一起」,「我從來沒有講過,告訴過他我愛他,他死了以後,我一直後悔莫及。」「我一直很後悔,責備自己說,你這個人怎麼會這樣吝嗇啊,連這樣一句話都沒有講。」

王玉齡終身沒有再嫁。

親人自殺遺骨難尋

1949年4月,王玉齡攜母親、兒子去了台灣。後來她曾問中共國務院的人:如果1949年自己留大陸,大概能過幾關?那人講,「第一關你就過不了。」

張靈甫父親張鴻恩受兒子牽連,1953年土改期間自殺身亡。幼弟張安忍(閣麟)和次女張慧君在文化大革命中自殺身亡。

1966年以前,張靈甫的兒子張居禮就因出身遭受刁難。「文革」開始後,被關進學校牛棚的張居禮,天天挨批鬥、挨打,好幾次也差點自殺。

後來長居大陸的王玉齡,只能借住親戚家。她與張靈甫在南京的自有房產被中共侵吞,多年來,她一直在爭取自己應屬的財產權,等待中共歸還自己的房產。2012年,已經84歲高齡的王玉齡說:「我已經等了快三十年了,我的生命已經沒有再一個三十年可等了。」

2014年,有大陸網友披露,張靈甫的遺骨至今埋在山東省沂南縣一戶村民院中,該院落污穢嘈雜,遺骨就被埋在羊圈下方,任由踩踏。此消息後來得到張靈甫之子張道宇的證實,「多次前往溝通都是索要巨款」,至今無果。◇

網友披露,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骨至今埋在山東省某村一戶村民院中的羊圈下方任由踩踏,得到張靈甫之子張道宇證實。(網絡截圖)
網友披露,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骨至今埋在山東省某村一戶村民院中的羊圈下方任由踩踏,得到張靈甫之子張道宇證實。(網絡截圖)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