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被老闆責罵時的不愉快嗎?古有明訓:「忠言逆耳。」其實,往往這些不合己意、聽不進耳的話,若能虛心接受、再三反思,並確實改進行為,通常能在職場成功之途上邁前一大步。
美國企業主弗克曼(Joseph Folkman)在《福布斯》上發文提到,積極尋求他人忠告,並虛心接受與改進,可以讓職場生涯更成功。
虛心接受他人諫言
當一個人收到負面的批評或責備時,難免產生心理負擔與障礙。神經學家分析,這時人的心理反應和居住在洞穴裏的人碰到老虎時的緊張和焦慮是類似的。
弗克曼說,此刻一般人最常見的三種反應就是爭辯、逃避和置之不理。他說,如果採取這些回應的話,那別人的諫言就不存在任何價值與意義,即便對方的批評一針見血。
每個人在工作上都有盲點,有時會看不清自己的缺失,所以積極尋求他人的反饋與建議是很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在職場上進步。藉由別人的諫言,可以更清楚地知道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弗克曼建議,如果能仔細反省並善用別人給的意見,就可以為未來職場的成功奠下基礎。
主動要求別人給諫言
弗克曼提到,如果一個人常得到他人的忠告與反饋,就更能虛心接受,抗拒心會越來越少。不斷收到勸諫的好處,就像是開車時不停有GPS衛星導航一樣, 都是告訴一個人如何能正確地到達目的地。
如果一個人的諫言來源多元化,得到的職場指引就會越來越準確。所以,弗克曼建議,要主動多問問上司、同事,以及身邊的人對你的反饋與建議。然後,虛心納諫、不計恩怨,確實地改善自己的缺點。
諫言是職場成功的秘密武器
弗克曼的研究顯示,積極尋求他人諫言和一個人的領導效能成正比,那些最常尋找他人回饋的主管,領導效能比最少尋求反饋的主管高出近6倍之多。
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像是一面鏡子,他們看你可能遠比你自己看自己要多樣與深入。我們可能沒有機會時時照著鏡子,但別人卻能時時看到你的行為舉止。通過這些人,我們可以更容易看到真正的自己。
唐太宗能夠開創唐朝「貞觀之治」,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原因便是任人廉能、知人善用,並從諫如流、不問恩怨。太宗曾經對魏徵的進諫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也許是虛心納諫獲致成功的最佳典範。
積極尋求他人反饋是促進職場成功與提升工作效能的秘密武器,儘管來自於他人的反饋或建議並非都是正確的,但通常富含智慧與洞見。只要你細心反思這些有用的信息,從中學習並真正改進缺失,越做越好,就可以在職場上大放異采。◇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