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理論認為癌細胞都是嗜糖的,即比正常細胞需要更多的葡萄糖和生成更多的乳酸。一些抗癌藥物從阻止癌細胞糖酵解角度著手,但臨床效果十分有限。

最新一份研究發現,癌細胞並非一定靠增加的糖代謝「為生」。了解到這一點,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抗癌藥物。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Heather Christofk和Bill Lowry在前幾年對鱗狀細胞皮膚癌有了兩項重要的新發現後,對癌細胞的嗜糖理論提出了質疑。

2011年,他們發現鱗狀皮膚癌細胞,可以從毛囊幹細胞而來。毛囊幹細胞平時不活躍,在需要長新的毛髮時才變得活躍。2017年,他們又發現毛囊幹細胞的嗜糖特性,它們需要增加葡萄糖攝取以快速激活而長出毛囊。

「這些發現讓我們開始質疑:鱗狀皮膚癌細胞的嗜糖是由於癌細胞改變了其代謝機制來加快生長,還是因為這些細胞來自本來就嗜糖的毛囊幹細胞?」分子細胞生物學教授Lowry說。

為了回答這個疑問,他們決定拿動物的鱗狀皮膚癌細胞進行實驗。

他們修改了實驗動物的毛囊幹細胞基因,降低了其葡萄糖代謝需求。結果顯示,這對癌細胞沒有影響。當癌細胞面臨葡萄糖不足時,轉向從氨基酸獲取營養。

「這顯示了癌細胞代謝機制的靈活性,能靠葡萄糖以外的營養源生長。」生物化學教授Christofk說。

他們又進行了一個反向實驗來確認這一結果——他們修改了毛囊幹細胞基因,增加了糖代謝需求。如果他們的結論不對,那麼這個實驗中的癌細胞生長將會加快——然而事實是這些癌細胞既沒有加快生長、也沒有惡化。

研究者們表示他們下一步的實驗目標是,同時減少葡糖糖和氨基酸的代謝看是否能阻斷鱗狀皮膚癌細胞的生長。

Christofk和Lowry的同事、UCLA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組發現,同時減少糖和氨基酸代謝的複合藥物對鱗狀細胞肺部癌症有效。

儘管這些發現令人激動,Lowry謹慎地表示,把這種複合藥物投入人類臨床運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何一種新藥都有風險和副作用。」

這份研究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