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在兩部作品中創作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教士形象,一是《鐘樓駝俠》(又譯《巴黎聖母院》)中道貌岸然、內心邪惡的孚羅洛教士;一是《孤星淚》(又譯 《悲慘世界》)中救贖了冉阿尚靈魂的聖徒米里哀主教。究竟作者的信仰為何?雨果有明確答覆——「宗教將會消失,而上帝將會永存。」

集19世紀法國大文豪、世界文壇巨匠、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領袖、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人物等等諸多頭銜於一身者,非維克多.雨果莫屬。

1802年,維克多.雨果(法語:Victor, Marie Hugo)出生於法國東部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卒於1885年。他既是詩人,又是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和畫家。在雨果一生超過60年的文學生涯中,創作了79卷文學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其中《鐘樓駝俠》、《笑面人》、《海上勞工》、 《孤星淚》、《九三年》被列為其代表作品。

雨果的作品,用詞巧妙、優雅,情節生動曲折,表現情感強烈。鑑於雨果關於對比美學的見解,他的作品中每每可以看到這種理念的實踐。如《鐘樓駝俠》中敲鐘怪人卡西莫多的極醜與吉普賽少女愛絲梅拉達的極美對比、卡西莫多本身醜陋的外表與善良的內心對比。

在雨果的小說中,結合了現實與浪漫主義,所創作出的人物,個個性格鮮明,甚至是誇張的。雨果通過描述各類典型人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人生百態,再運用他豐富的想像力,為這些人物構思出各種曲折離奇甚至是非凡的人生經歷,從而繪製出一卷卷磅礡、宏偉、充滿激情的「畫卷」。

維克多.雨果,不僅是眾所周知的文學家,從他留下的21卷哲理論著中,我們得知,他還是一位思想家。在他的小說作品中,也常常加入作者的獨特觀點,甚至有時加入脫離了情節的描述。後世一些評論有時會認為這樣的敘述方式,顯得作品有些冗長、拖沓。其實,這正是雨果不同於普通作家的地方。

深刻的思想,創造深刻的作品。一部 《孤星淚》,讓雨果構思了40年,到晚年才完成,由此足見其創作態度的嚴謹性。

在後世人眼中,《鐘樓駝俠》、 《孤星淚》、《海上勞工》,被稱為描寫宗教、社會、自然的三部曲。這三部經典作品,反映了作者在許多社會人文層面的思想觀念。

1959年,法蘭西銀行為了紀念雨果,將其頭像印刷5法郎面值的紙幣上。該紙幣正面背景為其埋葬的先賢祠,背面背景為其生前居住過的孚日廣場。(維基百科)
1959年,法蘭西銀行為了紀念雨果,將其頭像印刷5法郎面值的紙幣上。該紙幣正面背景為其埋葬的先賢祠,背面背景為其生前居住過的孚日廣場。(維基百科)

信仰神、信仰上帝 但不承認宗教

「宗教將會消失,而上帝將會永存。」在雨果眾多的名人語錄中,這句宣言令人印象深刻。

去世前兩年,維克多.雨果修改了他的遺囑,添加了如下詞句:「我送給窮人們五萬法郎,我希望能用他們的柩車把我送往墓地。我拒絕任何教堂為我做禱告,我請求所有的靈魂為我祈禱。我相信上帝。」

宗教與信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人們總是習慣混淆。

雨果清醒地認識到這兩者的不同。他信仰神、信仰上帝,但他不承認宗教。因此他才會對那些打著宗教的旗號做著背離神意的骯髒勾當的教會、教堂、教士的行徑,深惡痛絕。在他的作品中,不乏抨擊教會中虛偽醜惡行徑的內容。

維克多.雨果的一生,作品繁多,為世界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1885年5月22日,因肺炎去世的雨果,受到了國葬級待遇。超過200萬人參加了他的送葬儀式。葬禮後,雨果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墓葬的「先賢祠」。◇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