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12月28日披露,中國科學家使用一種名為Crispr-Cas9的新工具編輯了數十名癌症患者的DNA。而多數試驗的背後涉及一家安徽公司。這些試驗從未被公佈結果,也沒有對受試者進行跟蹤。在一次試驗中,21名患者中至少19人死亡。種種運作讓外界疑團四宗。
《華爾街日報》從其收集到的信息中發現,在一項Crispr基因編輯人體試驗中,一名印度男子的癌症雖然有所改善,但卻患上心臟病和腦中風;這名已故男子的家人說,中國醫生們沒有調查死亡原因。
這一項Crispr試驗已經失去了與那些被改變DNA患者的聯繫,令一些西方科學家感到震驚。他們說,受試者應該被監測多年才合理。
11月底,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佈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和娜娜)出生後,對於基因編輯在中國是否存在足夠的監管和監督,這一問題引發全球深切關注。
《華日》表示,不像在美國,在中國沒有聯邦機構監督這些試驗,這意味著各個試驗的標準各不相同。這令許多美國醫生感到不安,他們擔心早期試驗的失誤可能會拖延科學發展數年。
此外,中國科學家對Crispr人體試驗的嘗試也讓一些西方科學家對這種全新工具可能帶來的意想不到後果感到擔心,例如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對這一領域的打擊將是整體性的。
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西方科學家並不認為美國應該放鬆這方面的要求,相反,許多人認為,從根本上改變人體DNA是一門尚未充份掌握的學科,國際上應該就道德問題達成共識。
Crispr人體試驗存在巨大風險
報道說,Crispr試驗承諾通過改寫一個人的遺傳密碼(Genetic code)或DNA來糾正疑難疾病,但它並不能保證不出錯。操作過程可能會引發其它基因、而並非要尋求改變的基因的改變。
基因編輯操作過程中很可能出現「脫靶效應」,誤傷其它基因,造成基因突變、基因缺失、染色體異位等後果。中國科學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椰林對BBC表示,基因編輯Crispr技術脫靶效應很明顯,「除了目標基因外,還很可能導致其它基因損傷。這種副作用在動物身上經常發生,概率非常高,並不是一個罕見的事情。」
使用Crispr來修改胚胎基因比修改絕症患者的基因更具爭議性,因為胚胎的任何變化都可能遺傳給後代,這意味著,哪怕是一小點改動都可能會帶來深遠影響。
此外,基因並不是獨立存在,還會不斷和其它基因互動。修改一個基因,可能影響其它基因的運作,甚至改變細胞的整體行為,對人的器官和系統都產生嚴重影響。基因改造所導致的不良後果,如同是一顆長期潛伏在體內的炸彈。
美國科學家警告說,多年後意想不到的後果可能會浮出表面,並強調需要對患者進行長期跟進。
Crispr人體試驗在中國監管障礙少 且從未公佈試驗結果
中共政府對Crispr試驗所設監管障礙很少,根據《華日》的報道,醫生在自己醫院的委員會獲批准後就可進行試驗。截至2018年1月,已公開列出了十幾項此類試驗,《華日》當時報道說,至少有86名晚期癌症患者的基因被進行了編輯。帶領杭州市腫瘤醫院的團隊試驗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吳式琇醫生可以在患者身上進行試驗,這與全球同行業的做法大相逕庭。吳式琇所在醫院的審核委員會只用了一個下午就簽字同意他進行試驗,無需經過國家級監管機構的批准,在不良反應報告方面要求也較少。
報道披露,大多數人的治療都和一家名叫安徽柯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nhui Kedgene Biotechnology Co.,以下簡稱柯頓公司)的中國初創公司有關。這家公司提供Crispr技術並游說醫院開展試驗測試。
據參與這些測試的醫生說,自那時以來,更多患者的基因被編輯過了,儘管中國的Crispr試驗沒有一個公佈出結果。
中國Crispr人體試驗不追蹤受試者 引發廣泛譴責
據知情人士透露,柯頓公司的一個試驗項目已經與那些DNA被改變的患者失去了聯繫。
據參與試驗的王勇醫生說,在安徽省立醫院進行的另一項柯頓試驗治療了18名患者。許多參與者因為癌症加重而死亡,但王勇沒有給出具體數字。
吳式琇醫生表示,在今年開展的第三宗試驗中,21名參與試驗的患者中至少19名死亡。吳式琇雖然表示,這些死亡和使用Crisp無關,但他卻沒有給出更多細節。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學教授、基因編輯工具的發明者之一道納(Jennifer Doudna)表示,長期監測受試者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對病人死亡進行醫學調查是不可接受的。
「由於我們不完全了解人類基因組,並且仍在發展Crispr-Cas技術,我們需要監測患者生命周期中的預期和非預期後果。」她說。
該基因編輯工具的另一位發明者、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共設的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分子生物學家張峰(Feng Zhang,音譯)表示,《華日》的發現令人感到驚訝。他指出,對患者進行基因編輯試驗取決於嚴格的試驗設計和後續跟蹤。
印度患者死亡引外界質疑基因編輯或引發其它病症
一名做過基因編輯而死亡的男子是印度政府官員薩馬爾(Sanjit Kumar Samal)。他在本國用盡其它治療方法後,飛往中國以控制快速擴散的食道癌。
根據在中國治療期間陪同他的兄弟阿吉特·薩馬爾(Ajit Samal)提供的信息,57歲的薩馬爾在接受首次Crispr修改血液輸注後,狀況開始有些改善。薩馬爾的抗病白細胞被抽出,經過Crispr重新編程,以刪除干擾免疫系統抗癌能力的一個基因,然後重新被注入他的體內。
阿吉特說,第二次輸注後,吳醫生跑來宣稱,結果顯示90%的腫瘤已經消失了,並說,薩馬爾感覺好多了。
但六周以後,薩馬爾在印度去世。阿吉特說,印度醫生們稱,薩馬爾患有心臟病和腦中風。但薩馬爾之前並沒有心臟病史,而且他還準備返回中國進行第三次治療。
但根據薩馬爾家人的說法,負責進行Crispr試驗的中國醫生們並沒有調查他的死亡原因。參加試驗的吳醫生說,他曉得薩馬爾死於心臟病。薩馬爾的兄弟說,薩馬爾在印度去世後,吳醫生也沒有向其家人要任何醫療診斷結果。
「任何臨床試驗中的任何死亡都必須進行全面調查。」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學教授道納說。
她還表示,她「擔心基因編輯的魯莽應用會將患者的安全置於風險之中,損害公眾對Crispr技術的接受,並可能引發一系列負面但永久性且意想不到的後果。」
在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傳出後,吳醫生沒有回應關於進一步評論的請求。在更早時候的採訪中,吳說,他曾試圖發表他的研究,但一些西方學術期刊拒絕接受。他沒有做出詳細說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