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在現在的世道好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不僅是孩子,有些大人都是欲罷不能。到底玩起來是個甚麼情況呢?聽孩子們分享一下他們的感受吧! 在我曾經管理的男生宿舍,玩(電子)遊戲這件事我們也是不斷和孩子們交流溝通,管理上是一件很挑戰的事情。從明確不讓孩子們玩到開放有限時間玩一下,再回到不能玩,這也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
有一段時間考慮到這樣那樣的原因,給孩子們開放了每周兩次限時玩遊戲,之後發現這個有限的開放對孩子們並沒好處,於是決定取消這個「遊戲時段」。一天晚上和孩子們一起談了這個話題,問問孩子們有甚麼感想,孩子們個個都談得很懇切。
電子遊戲像一把勾子
Fred:「覺得這個(電子)遊戲嘛就像一把勾子,老是有點勾著我,雖然也想放下,但一上手玩就覺得玩了一把再玩一把,怎麼玩好像都不夠,玩的時候很興奮,完了以後覺得心裏空空的,不很舒服,對別的事情也都不感興趣了,所以嘛,不如乾脆砍掉它算了!」
玩到想吐
Kan:「以前在那個美國教會學校玩(電子)遊戲很厲害,每天放了學就是玩遊戲,朝半夜的玩(說起來這個教會學校規模不小,但是聽Kan以前說過,管理宿舍的工作人員居然會盡量迴避孩子們上網玩遊戲的時段,所謂的檢查管理也就成了一個表面的工作),自己的整個狀態可以用「萎靡不振」來形容,功課完全學不好了,身體也越玩越不好,常常頭痛,而且對其它事情都沒甚麼興趣。
每天狂打遊戲,一直玩到後來感覺都要玩得發吐了,身體實在受不了了,就不想再開機玩遊戲了。因為經歷了這個過程,所以現在對遊戲倒是沒那麽大的執著,雖然喜歡玩一下,覺得是放鬆一下。現在把遊戲取消了我覺得沒甚麼不好,因為現在周末的活動都安排得很滿,而且都是很好的活動。」
腦子裏都是遊戲
李鑫:「唉呀,以前在家裏嘛,那個環境讓我玩(電子)遊戲玩得越來越厲害,開始是常常看別人玩,看多了自己也想上手玩,結果越玩越上癮,有點像Kan那樣,玩得我頭很痛,但還是罷不了手,滿腦子都是遊戲,有時候媽媽給我說話的時候,我完全進入不了那個狀態,完全聽不明白她在講甚麼,腦子裏還在想那個遊戲怎麼打。
媽媽看我那個神魂顛倒的樣子很生氣,一巴掌就會給我打過來:玩遊戲玩成這個樣子!連媽媽講話你都聽不見了!還在想你那個遊戲……最後媽媽就把電腦給我鎖起來。嗯,鎖起來也好,因為我實在是沒辦法控制自己。來這裏以後嘛,這裏的環境很不一樣,沒有家裏那樣玩遊戲的環境,而且也有人管,我覺得很好,現在把周末的遊戲取消了也好,因為這個很難管住自己,但是有時候腦子裏還會去想怎麼辦呢?」
從玩遊戲到看電影
大寶:「雖然我現在都不怎麼玩了,但是以前也是非常厲害。在日本的時候,我主要都是買(電子)遊戲機玩,因為電腦那個太麻煩。玩遊戲機很厲害,每次媽媽發現了都會把遊戲機扔了,扔了我又再買,然後媽媽又給扔了……反正出去和小朋友玩、聚會,大家都是玩遊戲,就算我沒有遊戲機,我也是看別人玩,反正就是很喜歡嘛!
後來到了美國,也還是玩,再後來,喜歡在網上看電影,以前住的地方反正也是隨便我上網,我就一直看電影,看得我很睏了我還是看,有時候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醒來以後又接著看……唉!周末看他們一起連線玩遊戲的時候,心裏也想玩,但是媽媽給我說了不能玩,我就盡量忍住,或者去做別的事情。」
「憑甚麼不能玩?!」
看來我們把周末有限的遊戲時間徹底取消掉還真是對了,雖然孩子們可能稍微有些過渡時期的「不舒服」,度過了這段「不舒服」就自在了。後來又有另外的孩子來住,對不給玩遊戲這件事情非常不能接受,甚至大哭大鬧,「這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憑甚麼不能玩?!不是還有那麼多遊戲公司嗎?」我告訴孩子:「的確如此,這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比如你就有自由選擇不住在這裏;我就有自由制訂我家的規矩。」
這個孩子後來終究改善很大,之後再見面時我們都難以將這樣一個彬彬有禮的孩子和當時大哭大鬧的孩子聯繫在一起。讓孩子遠離(電子)遊戲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長付出更多,比如給孩子安排更有趣味的戶外活動,包括參與公益活動,幫助孩子遠離(電子)遊戲。◇
本文原刊載於大紀元舊金山11月17日教育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