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人們對痛苦的估計值越高,感受到的痛苦越大,即使其實並沒有那麼疼。

研究者們把這種現象稱為「痛苦是一種可以實現的預言」。 

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完成的、本月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期刊上的研究發現了這種心理和體驗的互動影響。

痛感是會「實現」的預言

研究者們找來34位參與者進行60分鐘的實驗,同時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掃瞄他們的大腦活動。研究者先讓參與者預估會受到的痛感程度,然後在他們的胳膊或腿施以不同級別的熱刺激。這些熱刺激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最熱的也不過相當一杯熱咖啡的熱度。 

實驗人員給參與者的熱刺激程度完全與參與者的估計值不相關。結果顯示,不論最後施加的熱度如何,估計痛感程度越高的參與者,大腦中與威脅和恐懼相關的區域越活躍,接下來在接受熱刺激時,大腦反應痛感的區域也越活躍。 

博士後研究員Marieke Jepma說:「這意味著,心理預期對大腦對疼痛的處理有著很深的影響。」

警惕不利傷痛恢復的「確認偏見」

另外,研究還發現了一種「確認偏見」的心理現象。

比如人們事前估計會很痛,結果真的很痛,就會估計下一次這樣的遭遇將更痛;然而如果估計很痛,但真的經歷的時候並沒有那麼痛,這卻絲毫不會減少對下一次經歷痛感的預估值。因此,這是一個具有偏見的心理現象。 

Jepma說,這種心理現象不利於人們從疼痛經歷中恢復。這就是為甚麼很多慢性疼痛患者即使在受傷的組織恢復之後,仍感到疼痛的原因。 

Jepma建議說:「認識到情況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會幫助人們調整心理預期,繼而改變遇到事情時的體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