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在即,峰會期間的特習會被視為美中貿易戰的「關鍵點」。儘管美國最近的技術出口管制預告及301調查更新等連番動作,給特習會增加變數,但美國智囊認為雙方的緊張關係仍有可能緩解。只是,無論特習會談崩或議和,中國政治、經濟現狀都表明,中國實體經濟已危若累卵。

貿易戰臨拐點 美國「亮劍」

11月19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發佈一份被認為是歷來最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預先公告,擬管制人工智能、晶片、量子計算、機械人等14項新興技術出口,並就這一方案向公眾徵詢意見。12月19日徵詢期結束後,美國商務部可能以此更新出口管制清單。BIS在公告中指出該預告是針對新興技術,未來還將就影響美國安全的基礎技術的出口,再發佈一份規章擬制預告。

BIS的最新動作被視為針對中共。說白了,今次史上最嚴技術出口管制方案的預告、以及醞釀中針對基礎技術的更嚴出口管制,就是美國亮出的、置於中共頭上的「懸頂之劍」;談不攏,就手起劍落。

截至目前,美國主要是以加徵關稅的形式,反擊中共經濟侵略,但外界普遍認為關稅見效需要時間,而技術出口管制是更迅速的致命打擊。今年「中興」被美國一紙禁令打停產,就是例證。

中國經濟嚴重依賴外國技術進口。以晶片為例,2017年中國消費逾5000億個晶片,近七成靠進口,其中高端晶片九成依賴進口。《紐約時報》11月18日報道指「中國(中共)處境十分脆弱」,報道引述TechInsights數據說,華為手機中最精密的主板,成本佔手機成本的52%,主要由來自美國、南韓和台灣公司的晶片構成。

特習會若談崩,美國最嚴出口管制清單落地,屆時將遠不止中興華為幾家公司被打停產,而是相關產業或遭滅頂之災。

11月2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佈「301條款」調查更新報告,對中共提出了更嚴厲的指控。301更新調查,加上徵詢中的出口管制,正是美國正在啟動威力遠超關稅的經濟制裁的前兆。

儘管美國的連番動作,加上中共高層在峰會前的突然出訪,令特習會的結果更加難以預測,但美國智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古德曼(Matthew Goodman)日前仍表示,G20峰會期間特習會有一半可能達成「停火」協議。特朗普總統近日亦披露「中國(中共)非常想和我們達成協議」 。

只不過,無論特習會或戰或和,中國的政經動態已發出強烈警訊,中國實體經濟告危,貿易戰若持續,中共撐不住。

中國經濟「大失血」

資金被喻為實體經濟的「血液」。中共最新金融數據表明,中國實體經濟的「血液循環」出了大問題。

中共央行11月最新數據顯示,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288億元人民幣)較上月(2.21萬億元)縮水近七成,比去年同期也大減四成。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是一個「流量」的概念,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係獲得的資金額,相當於實體經濟所需的「血液量」。

雖然10月通常是全年貸款的最低點,但中國實體經濟10月份的「血液量」,陡降為上月的三分之一,一個月內失血三分之二,表明中國經濟病得不輕。

具體到企業和居民部門,經濟血液「病症」更加明顯。中國住戶部門貸款主要是按揭。住戶貸款在新增人民幣貸款中的佔比,從7月份的43%,增加到8、9月份的55%左右;到了10月份,佔比激增至81%。

這意味著,美中貿易戰7月正式交鋒後,中國新增貸款主要都流入房市;而企業部門新增融資劇減,說明企業有效需求不足,暗示企業沒信心,未來可能出現大規模倒閉。

中國工業靠補貼 今年形勢更危急

製造業(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中國實體經濟是否強健,要看工業的真實狀況。外界雖然難以從中共官方數據中獲知真相,但能從學術界的研究中窺豹一斑。

2017年6月中國企業-勞動力匹配調查(CEES)報告發佈,報告顯示中國工業近些年經營進一步惡化,2011年起5年內利潤率近乎腰斬,且大半企業依靠補貼支撐。

調查發現: 52.8%的工業企業獲得補貼,2015年平均補貼率(補貼佔銷售額比重)為2.6%;與此同時,2015年四分之一的企業利潤率接近0,五分之一虧損,一半企業利潤率還不到2.5%。

該調查可佐證兩點:第一,美國對中共補貼扭曲市場的指控,並非虛言;第二,中國實體經濟形勢惡劣,若無補貼,大半企業立即轉虧損。

調查還發現,中國工業企業的社保實際繳費,在工資總額中的佔比還不到政府規定標準的一半,而且民企參保率遠低於國企和外企。這意味著,中共加強社保徵管後,企業人力成本將激增,大批民企將因人工漲幅超過微薄利潤而倒閉。

至於中國工業近年來的經營狀況,知名財經自媒體「鷹盲」對中共統計局數據分析後發現:民營工業企業不但利潤佔比逐年下降;而且民企再投資、即利潤轉化為新增淨資產的比率,更是加速下滑,已經從2015年的44.9%,暴跌至2018年1~9月的-243.5%。

這意味著,今年以來,民企整體上不但沒有把盈利投入擴大生產,反而在變賣資產,關停企業。中國工業形勢堪憂。

中共對民企態度「大變臉」?

在中國實體經濟形勢急劇惡化的同時,中共對民企的態度突然「大變臉」。

中國經濟入嚴冬,並非一日之寒,肇因眾多,其中包括民營經濟長期遭受中共不公平對待。今年在貿易戰擠壓下,從債務違約、到股權質押爆雷,民企終於爆發資金鏈危機。

只不過,雖然中共一直在或明或暗地推行「國進民退」,但夾縫中求生的民營經濟,依然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和80%以上的城鎮就業。因此,當中共面臨貿易戰等生存危機時,民企一下升格為救命稻草。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中國大陸從金融界到司法系統,從副總理到總書記,紛紛喊話穩定民企。

11月7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稱,初步考慮對民營企業貸款要實現「一二五」的目標,建議銀行大力增加對民企貸款。11月11日,司法部出台保護民企「20條」,最高檢、最高法也做出強勢表態,稱近期將平反一批民營企業家冤案。

一時間,中共頻頻出台對民企「利好」政策,「好」到企業界和學術界都心驚。

民企仍是「俎上肉」

不過稍做分析,可發現中共的利好政策更多是口號。無論是銀行加大對民企貸款,或司法部門保護民企等表態,多年來中共喊過很多次,但從未真正得以施行。

以中國民營企業家最關心的安全問題為例,大陸律師張毅梳理了中共過去3年多出台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司法文件。張毅發現2013~2018年間,中共政法部門至少出台36份政策和法規文件,做過7次重要表態。

然而現實是,2013年~2017年這五年間被定罪的企業家中,民營企業家佔比分別為:78.6%,84.7%,81.5%,87.1%,86.6%。張毅指出,這只是公開可查詢的數據,更多未公開的案件、以及民企被查封扣押財產等實際情形不得而知。

張毅還發現,中共公安部今年11月支持民企的表態,早在1989年、1992年、1995年就已經提過,但三十年來,中共政法部門打擊民企的實務未有改變。

中共對民企「大變臉」只是為了穩住民營企業,民企依然是中共砧板上的肉。

美國的穩步推進與中共的「變臉」掙扎都預示,北京若不改弦易轍,特習會無論議戰議和,都不會改變美中長期冷戰的走向。中國實體經濟前景堪憂,中共時日無多。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