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門關前走一遭是甚麼感覺?
很多人都自述過「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簡稱NDE)。據親歷者回溯,普遍的體驗包括:靈魂出竅、與故去親友或另外空間生靈溝通、回顧一生、穿過隧道、看到美妙的色彩或光、感受不到身體、寧靜喜樂、融入充滿大愛的宇宙等等。
這些親歷者還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說,從死亡邊緣迴轉過來,人生從此大不同。
下面就來看看6位現當代西方名人的瀕死體驗。
四、珍·茜摩爾
英國女演員珍·茜摩爾(Jane Seymour)出演過《時光倒流70年》、《伊甸園之東》 等影片,生涯中曾獲得一次艾美獎、兩次金球獎。
36歲時,她因罹患流感注射了一針青黴素,之後出現過敏反應導致昏迷。在《天使中間》(Among Angels)一著中,她這樣回溯:
「我真的離開了身體,我感覺可以看到自己躺在床上的身體,人們三三兩兩圍在我身邊。他們都努力想讓我醒過來。我在他們上方,從房間一角向下看。我看到人們忙著給我扎針、把我放平……
我記得看到一生在眼前一幕幕閃過,但我並沒有想到贏得艾美獎這樣的事。」
西摩爾心裏記掛的是子女,她不想死,因為她還沒有準備好離開孩子。於是她向上帝祈禱,也求醫生救她回來。這之後,她忽然感到自己的意識回到了身體當中。(觀看相關影片)
五、莎朗·史東
2001年10月底,荷里活影星莎朗·史東(Sharon Stone)在三藩市家中突發中風昏了過去,丈夫連忙叫救護車送醫,醫生診斷是腦內動脈破裂出血,必須馬上手術。
在核磁共振成像檢查之後,斯通仍沒有恢復意識。她在「奧普拉秀」(Oprah Show)節目中回憶說:「陷入昏迷那段時間,真的看到大片白光。你看到故去的人,他們和你說話,之後你就彈回到身體裏,就醒來了。」
「某種程度上,我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舒適感,就是死亡竟然如此接近——它不遙遠,也不可怕。」康復後的斯通如是說。
和她有相似經驗、在死亡邊緣看到白光的,還有美國鄉村音樂界的傳奇人物尊尼·卡殊(Johnny Cash)。
六、崔西·摩根
2014年6月7日,曾獲艾美獎提名的喜劇演員崔西·摩根(Tracy Morgan)在一起連環車禍中腦部嚴重受傷。在瀕死狀態下,他見到了已故的父親。
「我記得我和爸爸說話。」在奧普拉的訪談節目「SuperSoul Sunday」中,他這樣回憶:「他戴著那個綠東西。我只記得他說:『我還沒準備好接收你呢,兒子。』我哭得非常厲害,可能比在葬禮上哭得還凶……我只是一遍遍叫著 『爸爸,爸爸』,因為他是我人生當中最好的朋友。」
在連續多日的昏迷中,摩根也曾與神明對話。他告訴奧普拉:「這不是我編出來的……神說,『屬於你的那塊地方還沒有弄好,我還有事情要你做。』」
被搶救回來的摩根表示,經過這次體驗,他再不是先前的那個他,變化主要在為人處世方面。「我發現我每天都對陌生的人說200次『我愛你』。不是說我必須認識你才能夠愛你,做人就應該如此,我們應該互相關照。」他還說,如今的他比以前更加逗趣。(點擊觀看相關影片)
瀕死體驗的成因之辯
古往今來,瀕死狀態下的超感官體驗屢見記載:《聖經》曾記述聖徒保羅的瀕死。哈佛大學神學家扎勒斯基(Carol Zaleski)發現,在古代希臘、羅馬、埃及的典籍及西方神話傳說故事中,都有垂死邊緣經歷的記載。
據1994年的蓋洛普調查,全美有6%人口、1300萬人有瀕死體驗。另有研究表明,多達38%至50%臨床上接近死亡的患者有過瀕死體驗。相關研究機構則分佈數十國。
圍繞瀕死體驗的產生機理,歷來頗多爭議。懷疑者經常將其歸結於生理和心理因素,如腦缺氧、「快速眼動入侵」狀態下的幻覺——人們做夢時經常處於「快速眼動」睡眠狀態,不少學者將瀕死體驗歸因於人在清醒狀態下啟動了「快速眼動」。
美國學者羅伯特‧梅斯(Robert Mays)研究瀕死體驗已35年。他在國際瀕死體驗學會年會上發言時說,雖然親歷者的自述差異很大,但「他們總說這種體驗是高度真實的,比通常的意識經驗清晰得多。他們感到,瀕死體驗中身處的空間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園,其中充滿著無條件的愛,他們從此無懼死亡。這些獨特感受都是腦缺氧、快速眼動入侵時所沒有的」。
梅斯也提到,近年研究顯示,在迴光返照(Terminal lucidity)狀態下,大腦永久受損的人也能表現出清醒的主體性,表明人的意識獨立存在,並不依賴於大腦。
說到迴光返照,美國總統列根就是一例。列根晚年罹患認知障礙症,有多年不認識身邊親人,然而,93歲的他在臨終前一周,卻久久注視夫人蘭茜,眼中充滿深情。雖然他無法開口,但家人深信,那段時間他是清醒的。
經歷死亡的後效應
科羅拉多大學精神病學教授萊斯特(Mitch Leister)博士認為,關於瀕死體驗產生機理的爭議再多,「也不會改變一個事實,就是瀕死體驗會影響人……對於瀕死體驗的後效應、它們如何深刻影響人生這一點,甚少爭議」。
最早對這種長遠效應進行總結的,是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教授肯尼斯‧林(Kenneth Ring)。他提出,這種經歷促成的改變具有明確而持久的特性。在1998年的《穿透生死迷思》(Lessons from the Light)一書中,他詳細列舉這些變化,包括:感恩生命、自愛愛人、具使命感、無懼死亡、相信神,獲得天人合一的「一體宇宙觀」、感覺變敏銳以及智慧和超能力增強等。
或許,就像走過死亡邊緣的卡爾‧榮格所總結的,瀕死體驗者不在乎別人怎麼想,他們知道確有其事,正是直接的經驗促成了他們超越常識的深刻認知。(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