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日益升級,多位專家表示,世界兩大經濟體之爭,表面上看起來是貿易衝突,實質上是意識型態及價值觀之間的競爭,而美國的目的是聯合盟友,孤立中共。

華府智囊「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16日召開研討會,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的安全顧問Ely Ratner在會中說,白宮有些官員認為美國「過度依賴」中國經濟是個問題,實施關稅的真正目的是要與中共分離。

前副貿易代表威塞爾(Barbara Weisel)在該研討會上說,副總統彭斯4日的演講讓大家更看清楚了美中衝突的爭議不是只有貿易,而是涉及到更大範圍的議題。

政治經濟評論家張林(音譯,Zhang Lin)在《南華早報》發表專文說,華盛頓和北京都知道,在這場中美衝突中,貿易並不是唯一的爭議點。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全球事務教授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18日在華府智囊布魯金斯學會舉行有關價值觀如何影響美中競爭的研討會上說,這種美中價值觀的根本差異,對美中緊張關係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認知」。

他說:「美國作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自然希望自由民主盛行,而威權統治的中國(中共),當然希望建立一個可以保護其權力和生存的秩序。」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的哈斯(Ryan Hass)在該研討會上說,中共政權是「無情的機會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強勢推進自己的國家利益和保護自己政府的穩定。

據張林的分析,中國加入WTO後,走上與美國價值觀——重視自由民主及自由貿易體系的「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完全背道而馳的道路。中共政權發展出來的中國模式(Chinese model),主要是由中央政府提供大量刺激方案,犧牲私營部門的利益,資助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然而,這個模式卻扭曲了中國的經濟結構,進而陷入到無法脫身的困境。

中國的利益集團在中共主導的模式下「自肥」,他們抵制經濟自由化和政治改革,並且試圖對外輸出中國模式,成為中國現在結構改革的最大阻力。

布蘭茲說,中共現在不僅在宣傳自己的模式,同時也在破壞亞太地區和其它地區的民主體制,將中共內部的腐敗推廣到其它地區,並且支持威權模式,例如他們支持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以及拉丁美洲的軍政府。

回顧歷史,張林認為,美國並不反對中國的經濟崛起,但絕不是走向那種缺乏私有財產保護或民主選舉的模式。美國現在意識到,如果讓這種模式持續下去,最終將危及華府的核心價值,決定採取行動,爭取志同道合的盟友,與中共分道揚鑣。

威塞爾在研討會上說,美國現在採取的孤立中共策略是,告訴盟友只有一條路:「選擇華盛頓。」

據張林的分析,美國是依其價值觀區分敵人和盟友。從華府近期對外洽簽的自由貿易協定,以及納入多條防堵中共的「毒丸」條款觀之,美國正試圖與其自由民主盟友形成統一的貿易戰線,對抗中共。

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在美墨加新自貿協定(USMCA)第32.10條,美國幾乎阻斷了合作夥伴與任何「非市場經濟」國家洽簽任何自貿協定的機會。

對於美國的盟友和其它國家來說,美國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重要性更甚於中共。張林說,美國從歐盟、日本和加拿大進口商品的總值,是從中國進口的兩倍多,而在美國境內的外企投資,是中國的四倍,因此如果有一天美國盟友必須做出選擇,很多人會選擇華盛頓而不是北京。

據皮尤研究中心10月份的最新調查,全球大多數人希望美國成為世界的領導者,而不是中共。從經濟力量來說,也有更多受訪者希望美國是全球的經濟領導力量。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