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谷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謝靈運(385—433)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東晉末,官至相國從事中郎、世子左衛率。劉宋代立,降爵康樂侯,曾任散騎侍郎等職,後因興叛被殺。他以大量的山水詩,擴大了詩歌的表現領域,在中國山水詩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有輯本《謝康樂集》。
石壁精舍:在始寧縣(今浙江上虞縣)東南。
精舍:指佛寺或學舍。湖:指巫湖。
寫這首詩時,詩人已托病辭官,回到始寧老宅隱居。但詩人仍不忘縱情於山水之間。某天,詩人從石壁精舍遊玩回家,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山水詩。詩人徜徉山中,觀賞著清晨和黃昏山中景物呈現出的迥異風姿,山山水水都沐浴在清暉之中。這美妙的山光水色,使人愉快歡暢,安閒自得的詩人幾乎忘了回家。早上離開精舍時,太陽剛剛升起,由於迷戀風景山色,以至於準備上船歸去時,已經夕陽西下。佇立船頭,詩人還依依不捨地回望那山光水色。天色漸晴,林壑更顯幽深,彷彿暝色是從林壑中瀰漫開來,散佈到山間;天邊的晚霞,在越來越濃的夜色中慢慢消散。小船穿過菱葉和荷葉重重疊疊的湖面,向長滿了菖蒲和雜草的湖岸靠攏。走過綠草叢生的鄉間小徑,詩人終於回到家了,關上了東大門。回想起一天所觀賞到的美麗景色,悠然自得。從中,詩人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心境淡泊,身外之物自然就看得輕了。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兩句,詩人以其超凡的想像力和藝術技巧,使讀者再次從本詩中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同時,全詩也給人以重要的啟示:能欣賞大自然的美,這是一種人生的享受;能從大自然的美中,領悟到人生的淡泊和知足,其實是將自己融於了大自然之中,提升了人性的真純與高尚。逐漸地做到了二者歸一即天人合一。詩人一直想追求的東西(謝靈運修行禮佛),其實已經體悟到了。詩人希望其他人也像自己一樣,心境淡泊,知足常樂,去參修禮佛。所以,詩人在最後詠曰:「慮澹物自輕(淡泊了私慮,使人淨懷息機,看輕物質利益),意愜理無違(心中愉快是因為順應了天理)。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把上述的道理,再推進一步,就是修佛)!」這四句詩,是全詩的主題思想,精髓所在。
【今譯】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回石壁精舍後,記下在遊湖中所作詩)
一早一晚,氣候多變,
山水披上清麗的光艷。
這清暉使人十分喜悅,
讓遊人心潔神安,陶然忘返。(以上四句,總冒全詩)
清晨的太陽還在東邊,
傍晚回舟時,夕陽已經落山。(遊覽了一整天)
鬱鬱蔥蔥的林壑,收斂著暮色的昏暗,
金紅色的晚霞,凝聚到天邊。
湖面上蕩漾著水波澄碧,
荷葉蔚郁,蒲稗雜生,彼此相依。(繼續寫景)
撥開路邊雜草,踏上南邊小路,
滿心喜悅地把東邊的大門關閉。(返回到家中)
(到家後,回味這一天的遊歷——)
淡泊了私慮,使人淨懷息機,看輕物質利益,(大收益!)
心中愉快是因為順應了天理。(天人合一,得大自在!)
我想告訴那些養生之人,(由利己到濟人——)
不妨按我說的體會去參修佛理。(跟我一起修佛,由乘人間小船,到乘佛祖的大渡船,到達金色彼岸)◇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