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金融曾被中共當局視為有利經濟發展的領域,因此放鬆管制,卻造成金融槓桿過高、違約增多,壓力集中在今年引爆。中共政府從2012年起鼓勵金融創新,對當前苦果難辭其咎。 優脈財富匯首席投資顧問、全球人壽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楊文彬在接受台灣中央社訪問時表示,2016年左右,中共當局開始在多種政策中提出去除過剩產能。如今,產業去產能已近尾聲,但金融領域的去產能、也就是去槓桿才剛開始,市面上許多網路借貸P2P平台倒閉、負責人逃離,就是政府去槓桿的結果。

2012年,為激發經濟活力,中共大力鼓勵金融創新,網路金融成為寵兒。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是力挺P2P的高層,2014年起還將「互聯網金融」寫入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

當時李克強希望,透過網路金融發揮草根金融的優勢,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一個方面也以此倒逼傳統金融加快改革。各監管部門相繼逐步放鬆監管力度,公佈一系列有利於市場創新和業務擴展的措施,金融市場迎來大繁榮。

然而,正是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網路金融的措詞變化,可以看出這項金融創新對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

有陸媒整理這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發現:2014年,「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2015年,回顧2014年工作時,提到「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部署2015年工作時,再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2016年,「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2017年,「對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2018年,「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

楊文彬說,金融創新促使中國誕生了大量的影子銀行,曾經有段時間,上海的新大樓內,一定有影子銀行業務相關的辦公室。這些並非銀行卻從事金融和信用服務的機構中,就包含P2P(peer-to-peer,指個人對個人)的網路借貸平台。

如今,這些辦公室大多人去樓空。楊文彬直言,影響當前中國經濟表現負面的因素中,2012年的鼓勵金融創新可能是最糟的一個。

在政策往往「先放後管」、「行政力量大過市場」的中國,《法治周末報》7日報道,2012年至2017年,中國金融市場走過了一個「由放鬆管制、鼓勵創新、業務爆發、槓桿提升、違約增多、風險積累到加強監管、限制業務、降低槓桿和嚴控風險」的循環過程。

這篇報道指出,2017年,金融監管部門共公佈重要監管文件超過20個,中共銀監會(現為銀保監會)作出行政處罰3,452件,有多達1,877家金融機構受處罰,罰款人民幣29.32億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