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彭博報道,台灣科技業鴻海、仁寶、英業達等全世界許多電子產品幕後的製造大廠,現在正準備將生產版圖移出中國,轉向東歐、墨西哥與東南亞等地區。
據中央社引述彭博的消息報道,藉著生產蘋果公司零件而成為億萬富豪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先前拔得頭籌,在美國心臟地帶的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開設面板廠,這一步頗有先見之明。
隨著美國與中國這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緊張度升高,越來越多台灣大廠加入行列,研擬計劃將生產線轉移至海外,或者為了新的昂貴設備備妥應急計劃。
台灣最大的幾家企業是全球科技產品供應鏈當中一道重要環節,產品於遍佈中國各地的生產線上組裝,之後印上諸如惠普(HP)、戴爾(Dell)等品牌標籤。
過去一周,包括和碩、英業達行政總裁等企業領導人在法人說明會上宣告,已經找到減緩貿易戰衝擊的方法。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尚未鎖定消費性電子產品,但有人憂心這將列在下一波課徵關稅的2,000億美元中國製產品中。
iPhone製造商和碩行政總裁廖賜政表示:「我們已經啟動因應機制,希望減少貿易糾紛的風險。」和碩財務長林秋炭補充,短期內和碩打算增加捷克、墨西哥與台灣廠的產能;長期而言,可能在印度、東南亞設廠。
台灣六大代工廠包括仁寶、鴻海、英業達、和碩、廣達與緯創,去年營收總計達新台幣9.11兆元,大約等同於巴基斯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雖然政府數據顯示,台商在中國的投資於2010年達到高峰,但這幾家代工大廠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國營海關數據網站統計,2016年從亞洲對美出口前20大企業中,有15家來自台灣,全部都是這六大代工廠的子公司。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說:「由於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糾紛不會很快消失,台灣企業在生產上的多元化將會很重要。」
其它企業除了蘋果重要供應商英業達,還有為世界多數筆電大廠牌代工的廣達與仁寶,也都準備採取行動。後兩者表示,必要時候可以提高非中國廠的產能。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