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司令部」(US Pacific Command)改名為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以突出印度洋地區在美國戰略上的重要性提升。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宣佈決定時亦劍指中共的「一帶一路」。此次更名不涉軍力變動,主要具象徵意義,被視為抗衡中共在亞太區內的影響力。
當地時間星期三,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夏威夷舉行的美國海軍上將菲利普‧戴維森(Philip S. Davidson)就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儀式上宣佈,美軍作戰行動範圍最大的「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
此前美國特朗普政府多次強調「印太」這一概念,並勾畫出「印太」地區願景,外界普遍認為,這不僅是特朗普政府為了在措辭上與奧巴馬政府的「重返亞太」或「亞太再平衡」政策劃清界線,而是「印太」象徵著特朗普政府新的亞洲戰略,其目的之一是減弱中共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
戴維森上將接替了被白宮提名為駐南韓大使的哈里‧哈里斯(Harry Harris)上將,成為太平洋地區的美軍最高指揮官。
軍力及作戰行動範圍不變
美國之音報道,這次更名不會導致美軍兵力上的實際變動。美國官員表示,更名不代表基本戰略的變化,更不會重新劃分這個司令部的責任範圍,因為它的指揮區域已經包括印太地區。
原來的「太平洋司令部」是美軍的六個區域「統一作戰指揮部」之一,於二戰後設立,是美軍最大及歷史最悠久的戰區指揮部,統領37萬5千名兵力,從南極到北極,從美國加州到印度洋,都是它的作戰行動範圍。
儀式上,馬蒂斯說:「幾十年來,這個司令部一直有根據形勢變化作出調整的傳統,隨著美國把焦點放在西邊,今天這一傳統再次顯現出來。」
馬蒂斯特別提到,「印太地區有很多帶(belts),也有很多路(roads)」。「美國將繼續致力維持印太地區穩定,推廣以自由、開放為本的國際秩序規則。」
前司令指接近歷史轉折點
今年2月,美國國防部曾批評中國大陸正「尋求在印太地區的霸權地位」。
新任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指,中共繼續增加軍隊規模及實力,以圖在印太地區以至全球,取代美國的安全夥伴地位。他又稱,華府在《國防戰略》中列舉了五項戰略挑戰,當中四項都與印太地區有關,印太司令部將繼續促進與地區盟友的關係。
獲提名出任美國駐南韓大使的原司令哈里斯指,北韓仍是亞太地區和平最迫切的威脅,但中共是美國最大的長期挑戰,「沒有美國及美國盟友與夥伴的集中參與和介入,中國(中共)將實現在亞洲的霸權夢。」
哈里斯說:「在印太地區,自由和壓迫兩種世界秩序的地緣競爭正在展開……我想我們正逐步接近歷史的轉折點。」
環太平洋軍演踢走中共
另外,印太司令部又公佈全球最大規模跨國海上軍事演習——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將於6月27日至8月2日舉行,地點在夏威夷和加州。今屆共有26國家的47艘水面艦、5艘潛艇、18支地面部隊、200多架飛機及2.5萬人參與。
獲邀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等南海主權申索國,其中越南更是首次參與環太平洋軍演,菲律賓亦首次派出軍艦參加。
近日南海緊張局勢加劇,中共轟-6K轟炸機等軍機日前在永興島訓練升降。美國一星期前撤回了邀請,不讓中共軍隊參與這次環太平洋軍演。◇
解讀特朗普「印太新戰略」
數十年來,美國政府都以「亞太區」形容橫跨印度、東亞、東南亞和澳洲的廣袤地區。
從地理上,相較於以太平洋為中心的「亞太區」概念,「印太區」加入了印度洋地區,使得該地理範圍更加廣闊。外界認為,此詞從表面上看,弱化了中共在亞洲一家獨大的地位。
美國之音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這次更名是為了更好地反映亞洲當前的局勢。美國政府和五角大樓(國防部)官員越來越多地使用「印太」,而不是「亞太」,這反映出他們認為印度洋地區越來越重要。
有分析認為,這種稱呼表明了美國拉住印度、壓制中共的戰略。「印太」的範圍不僅包括中共的傳統勢力範圍東亞、東南亞,更是把中共的傳統對手──印度在內的南亞次大陸囊括在內,這凸顯美國打算跟印度、日本和澳洲聯合,圍堵中共。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詹姆斯‧克拉斯卡說:「這次更名使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名字更加名副其實,更準確,以便更好地反映它的關係和使命。它還有維持日益緊密的美印關係的功能。」
《紐約時報》之前的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採用「印太」,是日本安倍政府大力向美國遊說的結果。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力推行的「鑽石安保戰略」,就是以美、日、印、澳四國建構戰略和貿易同盟,來抗衡中方的「一帶一路」。◇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