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外交部5月21日宣佈,王岐山本星期將赴俄羅斯出席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並訪問白俄羅斯。這是王岐山上任國家副主席後的首次外訪。問題是,以「救火隊長」著稱的老王,外訪首站為何不是貿易戰「火勢最烈」的美國,而是「冷庫」俄羅斯?
王岐山早年擔任北京市長和分管金融經貿的副總理期間,曾多次外訪。去過的地方包括美國、日本、俄羅斯、巴哈馬、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肯尼亞、津巴布韋、安哥拉等。有點意外的是,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老王外訪最多的國家不是美國(2次),而是俄羅斯(3次),分別在2008年、2010年、2011年。
表面上,似乎是因為中共的意識形態關係,王岐山對俄羅斯走動更頻密,所以這次不脫舊例。其實不然。
王岐山沒有選最迫切的美國作為首訪之地,不是不想,而是不便,此外還有「迂迴救火」的需要。
中共十九大後,王岐山受習近平的強力頂托,「倒灌」出任國家副主席。這固然是一個奇招,但因為王的普通黨員身份,也留下了後遺症。
在中美貿易問題上,按業務對等原則,雙方坐到談判桌兩側的必然是與商貿有關的高層。劉鶴儘管能力有所不濟,但好歹是分管金融的副總理,由他牽頭經貿談判「名正言順」,而老王的國家副主席頭銜有外交內涵,卻無經濟本份。美國副總統彭斯不會參與貿易談判,作為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王岐山自然也不便到場。
所以老王以不露面的方式在幕後操盤,乃至以非參與貿易談判的方式訪美,與美方在台底下猜拳,就是一種不出奇的安排。
另一方面,此次中美貿易談判暫時休兵,但實質危機未解。
要特朗普的大砲暫時熄火,北京是以「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進口為代價的。但是2016年俄羅斯就已超過沙特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第一來源國,供應總量約為5,200萬噸。到了2017年,總量更達5,980萬噸。
這樣一來,照顧了美國的需求,就勢必要大幅削減從俄羅斯的原油進口。而俄羅斯在前蘇聯崩塌後,雖然接過了「老大哥」的重工業,但輕工農業都被其它加盟國分走,到手的重工業體系也因分家令配套體系缺環而遭受重創,歷經這麼多年調整還沒真正扭轉局面。普京在位多年的經濟「繁榮」,很大程度仍是依賴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因吞併克里米亞而陷入西方制裁泥潭的俄羅斯如今對中國的能源出口就更顯依賴。
所以,如果北京簡單地挖東牆補西牆,在莫斯科這個「戰略夥伴」面前將會很難交差。
考慮到俄羅斯總統普京將於6月8日訪中。北京當局要趕在普京訪中之前,擺平對俄羅斯「挖東牆」的問題,才有可能兌現對美國「補西牆」的承諾。
而王岐山此前三次訪俄,都是參加中俄能源談判代表會晤。他將首個外訪秀選在俄羅斯,順帶處理中俄能源問題自然駕輕就熟。所以本質上,老王訪俄也是為了撲中美之間的貿易「大火」,其救火隊長的底色全然未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