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起伏了幾天才平靜下來!

為甚麼被誤會、受到委屈,心情會那麼糟糕?

總是把能吞下冤屈的人當作聖人。對我而言,那是有「大忍之心」的偉大行為。

那一天,我被誤會了!當罪責像不可避免的炮火從天而降在身上爆開之際,本能的,開始滅火;不料火星一旦燒起則越搧越旺,最後不得不吞下那些莫名的罪名。

沒有消化的罪名在內心翻騰多日,吞不下,吐不出來!默默承受的過程卻反芻變成了養份。

原本不明白的是,沒有與對方爭辯的意圖,只是把他誤解的地方解釋清楚,為何還招來更嚴重的誤解。那個結不但沒有因為解釋而解開,反而套得更緊!?

那麼,回頭看看自己的目的吧!是不是抱著期待?希望解釋清楚後,化開矛盾與誤解,能得到對方的諒解和道歉?這個目的的背後還是存在爭辯的意圖,不是嗎!

如果真理是「越辯越明」,那麼,大家都來辯理,世界早就太平了,何苦存在這麼多的不公、不義。更多時候卻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是「公道自在人心」罷了!哪有真理!

想到這裏,真是無解啊!

再過幾天,突然發現:為甚麼對方和自己都強調自己是對的?我們都說出了自己認為合理的解釋,為甚麼對方卻還不能接受?中間那個屏障是甚麼?

為自己出征?

《為自己出征》書中那個穿著一身無法卸脫、生鏽盔甲的武士,在征服第三座城堡,往真理之巔邁進的半途,被岩石堵路。當他克服對未知的恐懼,「放手」然後「信任」生命與上帝的安排後,掉落深谷。他在掉落的同時昇華,最終掉在山峰之巔。感激的淚水熔化了他身上最後的盔甲,「他不再穿著盔甲,向四面八方騎去,好證明自己心地好、善良,又充滿了愛……」

我想到,從小到大我們習慣於師長教導的那些觀念、價值觀,其中,「維護自己的榮譽」如同盔甲般脫不下來並且與生命一同成長。「看重個人榮譽」可以約束自己不犯錯、爭取更優的行為表現,是向上的一股力量。然而,中國人「取中」講求中庸之道的哲學認為,過與不及都是偏激、執著,反過來必須在成長的過程中再學會「放下」。

屏障我們做不到心情平靜而且委屈滿腹的,不就是我們緊握的「觀念」和自以為是的「真理」嗎?

潤物細無聲,那些有大忍之心的人反而是不動任何念頭,沒有穿著維護自我的盔甲、沒有為誰出征的榮譽感,他們在誤會面前「不動心」地解釋,然後放手,靜觀一切變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