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報紙新聞中說,某診所統計,蛋清蛋白居食物蛋白質營養過敏原之首。繼續的排名是,蛋黃、牛奶、芝士、乳酪、小麥、羊奶、花生、黃豆/毛豆、核桃。

另外,網絡上還見有一個統計,說蛋白質營養居過敏原第一名,而水果營養竟是第二名!

看到這類統計,令人不禁異常疑惑。上列食物和多數水果不都是人們常吃的嗎?它們不都是現代「營養專家」諄諄告訴民眾的「營養」,而且建議必須每日進食的嗎?既然是「營養」,不就是應該「多吃」的嗎?至少,應該是吃了無害的吧!又,既然是人們「常吃」的,為何還是「排名最前面」的令人生病的「過敏原」?

是不是人們誤解了所謂「營養」問題的本質?

中醫書中的「營養」

古書中有關「營養」的記載,好像和現在這個營養的概念不同。有些食物或藥物,能讓身體某些臟腑得到照顧;那個「照顧」就是營養。所以,「營養」是甚麼?營養就是對身體好的東西!

《說文》對於「營」的解釋,「凡有所規度,皆謂之『營』」,即是說它有「經營」、「營治」的意思;《說文》講到「養」,「『養』,供養也」。營、養兩個字都是動詞,營養就是有「營治供養」的意思;能對於每個器官或組織營運供養,是有好處的。古時的中醫書籍當中,似乎沒有見到過現在這個「營養」名詞意義的字眼。查張介賓所著之《景岳全書》,其中曾經出現過「營養」兩字。

《景岳全書卷三十二》在談到「痿證」的原理時說,元氣傷了,就引起「精虛」、「血虛」,於是發生「痿」的證候。「……故因此而生火者,有之;因此而敗傷元氣者,亦有之。元氣敗傷,則『精虛不能灌溉,血虛不能營養』者,亦不少矣。若㮣從火論,則恐真陽虧敗及土衰水涸者,有不能堪,故當酌寒熱之淺深,審虛實之緩急,以施治療,庶得治痿之全矣。」

這裏的「血虛不能營養」,分析起來,和《說文》同樣,「營養」是個動詞,並不能對等於現在的名詞——「營養」。

營養學中的「營養」

1950~1970年代,那時吃的和用的,所有物資都很缺乏。多數人能吃飽就覺得幸運;雖然是個窮時代,可在求學的學子們還是被灌輸必須吃得營養,每個人都必須吃得好些。那時的許多宣傳廣告,包括學校的廣告標語,都說稀飯、地瓜、油條等等是沒有營養的,勸誡不要食用。後來在《本草綱目》中讀到張耒《粥記》才明白,粥幾乎能算是「養胃聖品」,在大病後的調理,它卻是最優的選項。

越來越到現在,「營養學」已經成了重要的「顯學」,幾乎每家醫院都配備有營養師。營養師的工作,是為病人設計均衡的每一餐食物;不同的病情應該會給不同的食物。

「營養」被賦予了「對身體好」的食物藥物,而營養學在發展當中衍生出營養的物質基礎。例如現在的人們說基礎營養就是「蛋白質」營養、「脂肪」營養、「醣類」營養、「礦物質」營養、「維生素」營養等等;並且還用統計說明,每一種營養的一天用量應該是多少多少,它們的來源應該是如何如何。

令人迷惑的「營養」

許多民眾在營養方面有嚴重的迷惑。因為一般人沒有營養師的那種較全面知識,以為只要是營養就都「對身體有益」;可能走極端地追求營養;每天,斤斤計較於必須固定的營養成份,甚麼蛋白質要多少克、維生素B要多少毫克、油脂要多少克的……可人們就此脫離病苦了嗎?

顯然,營養不是生病的最重要原因;幾千年前的人,比現在的人「沒有營養」,甚至可算是天差地別,差得太遠了。但,以前的人生了病比現在的病好治得多。看來,營養不營養,並不一定讓人活得更健康!

過敏一詞, 也令人迷惑

所謂「過敏」,本質到底是甚麼呢?

人們(其實,動物都是一樣的)對於進入體內的外來物質,包括細菌、黴菌、病毒、粉塵、蟎蟲……人體的防衛機制立即啟動,為的是排除或殺死它們。最基礎的是利用咳嗽、噴嚏將侵入呼吸道的外來物質排出;稍微複雜一點的是利用「發炎反應」,靠白血球、淋巴球等組織液等,將侵入皮膚系統的外來細菌、黴菌等等殺死,並且會引起皮膚的搔癢;更複雜的就是利用免疫反應的方式,靠抗體抗原反應將侵入的抗原如病菌、病毒等等「殺死」。

這類抗病的方式,是人體的本能,是上天為了人體的健康而賜予的,本來應該算是正常的反應;某些食物、藥物可能傷身,也許傷到腎臟、肝臟等,用了噴嚏、咳嗽、皮膚癢等等方式,讓人能心生警覺而離開那不好的食物、藥物,離開那不好的環境;這種反應是好現象,能讓人活命,能讓人活得健康。

這種現象,現在的名字叫作「過敏」,成為一個專有的病名了;這「過敏」本來應該是過度敏感的意思吧!不是嗎?

能不能給這個「病名」正個名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