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在時隔5個季度後再次超過中國。作為亞洲經濟與人口的兩個大國,在經濟發展模式上的不同選擇,也帶來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同的前景預測。

印度統計局周三(2月2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10—12月)實際增長率比上年同期增長7.2%,創下5個季度以來的新高。

印度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超過中國同期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中、印兩國的經濟再次被擺上桌面對比。

兩國都靠投資帶動經濟增長

要實現經濟的進一步飛躍,能否持續擴大內需成為兩國發展的關鍵。

第四季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再次超過7%的大關,主要原因是設備資產投資增加了12%,創出1年半以來的高水平。同時,官方以及民間的設備資產投資佔整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接近三成。

自從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任後,開始一系列經濟改革,但是「統一稅制」、「廢鈔」的改革舉措曾引發短期混亂,致使2017年第一季的GDP增長率暴跌到5.7%,為莫迪上任以來的最低數據。

但到8月底,印度央行已回收99%的廢鈔,此後印度經濟開始走向穩定,比較重要的經濟指標——固定資產投資開始恢復,更是帶動經濟再次走高。

印度曾在2005—2007年間保持9%左右的經濟增長率,對應同期的設備資產投資增長率介於14%~16%之間。外界認為,印度2018年要繼續高增長路線,需要確保與目前相同的投資主導的增長,能吸引投資的經濟改革的可持續性或將日趨重要。

這一條原則對其它國家也同樣適用。中共官方公佈2017年的經濟統計數據也展示了「提速」現象,不過中共政府是在投資方面採取了另一套動作。

在內需方面,中國同期的鐵路及公路等基礎設施投資也增長了22%,增長率提高1.6個百分點。而中共地方政府更是在「十九大」前增加投資,力求營造「政治性景氣循環」。

靠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刺激經濟增速,已成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拉動力量之一,而2017年的投資更是創下新高,甚至超過實施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的2009年。

印度是民進官退 中共是官逼民退

根據印度的最新統計,作為工礦業生產指數的一部份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的先行指標,印度資本貨物訂單額在去年第四季度實現了六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速,同時機械設備等的民間投資正在增加。

同時,莫迪政府還啟動投資改革,其代表之一是煤炭礦區對民間開放。措施包括,改變國有企業印度煤炭公司(Coal India)掌握國內煤炭礦區八成的壟斷局面,向國內外的民營企業敞開大門。印度評級機構(India Ratings and Research)表示,此舉將減少印度對進口煤炭的依賴,並降低發電成本。

此外,佔印度GDP六成的個人消費,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長了5.6%,較第三季度6.6%有所減速。經濟界認為,在2016年底印度宣佈廢除兩種大額紙幣後,刺激用廢鈔支付的消費膨脹,個人消費減速跟印度央行收購「廢鈔」的動作保持一致。

對中國經濟「提速」,中共官方稱最重要的帶動因素是出口增長。2017年的出口業務時隔3年再次超過上一年水平,因為主要出口對象歐美表現堅挺,促使2017年外需對中國經濟貢獻度增加0.6個百分點。

但對經濟至關重要的投資方面,則因為政府投資情況加劇,反將製造業的民間投資壓制7年來新低(約佔60%),同時使得2017年的中共政府財政赤字約佔GDP的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中國的廣義財政赤字超過12%。

此外,中國的個人消費支出數據不夠樂觀。中國2017年的零售銷售額大幅增長10.2%,但個人消費支出增長率只有5.4%,增幅收窄了1.4個百分點。同時城市地區的消費也出現下滑,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度亦低於2016年。

綜上所述,因為經濟結構、投資模式以及政策導向的不同,中、印兩個大國選擇的經濟模式也不同。

IMF預測,印度以美元計算的GDP將在2019年超過2.9萬億美元,經濟規模排名將超越英、法,從現在的世界第7位躍居第5位。

同時,IMF在1月的報告中警告說:「像中國這樣,債務比例5年間上漲超過30個百分點的,90%的概率會出現金融危機或陷入長期低迷狀態」。並分析稱,中國如果將貸款控制到合理的水平,2012—2016年平均7.3%的增長率應該降至5.3%。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