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代以來,一些文人為了表達對李白、孟浩然、司馬承禎等十位名士的仰慕之情,就在青史劃定了一塊專區,做為這十位名士的永久領地,這就是「仙宗十友」的由來。 

大唐田園派首席詩人孟浩然,穩居仙宗之列,長達上千年。 

孟浩然,出生於書香門第,世代尊崇儒學,恪守著自強不息的君子精神。據說他降生後,其父認為身為孟子的後裔,應當以先祖為範,善養浩然之氣,於是取名「浩然」。

秋景聯詩頌 聲名震長安 

史載,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淑」的本意是善,意思是孟浩然不僅風度美,品行也很磊落清朗。內在的氣質和外表的神態融合在一起,給人的感受瀟灑自然,無拘無束,所以,時人稱讚他風度一流。

孟浩然擁有一流的風度,詩文文采卓絕。有一年,他來到長安,受到很多朝臣的歡迎。王維、張九齡、張說等人在大唐的中樞機構舉行聚會,趁著秋霄雨霽的光景,即景聯詩。

輪到孟浩然,他脫口而出:「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秋雨過後,天上的烏雲也慢慢消散了,只剩幾片淡淡的雲飄在銀河四周。一陣秋風吹過,梧桐葉上的雨滴在葉子上,傳來清脆的聲音。

孟浩然心境高曠,能在瞬間思維遠及星河雲漢;又能在瞬間,將細微的雨滴落的聲音,真實地傳導至眾人心中。在他的眼中,秋景不是蕭條冷寂,而是充滿悠遠靈動的詩韻。因而此句一出,在場的所有人全都放下筆,不再接續。孟浩然聲名大振長安,其文采傾倒眾人。

「謫仙」李白這樣讚美他: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君子之交坦率真誠,李白沒有詠物比興、雕章琢句,開篇就以「吾愛孟夫子」,直率地表達心中的敬仰。他欣賞孟浩然風流天下的氣度。古時的風流是指「風行水流」,形容一個人內在瀟灑自然像吹拂的清風,像流淌的水流,帶給人溫潤如玉的感受。

孟浩然寧肯欣賞山川美景,也不肯去做官侍奉國君。他猶如閒雲野鶴,坐臥在白雲青松之間,一面飲酒、一面賞月。李白感嘆道,像孟浩然不慕榮利、自甘淡泊的品行,巍峨得就像一座高山。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謙遜地表示,自己只能在此對孟浩然沁香的美德作揖而拜,以表心中的仰慕之情。

下生彌勒見 回向一心歸 

孟浩然幼年聽過一些佛法,他一直想知道自己在輪迴中究竟是為了甚麼。命運無常,高才落第,這些都成為他探索人生意義的契機。湛禪師見他頗有根器,常和他分享修行中的道理,清淨的種子植入他的內心深處。

在湛禪師的影響下,孟浩然學會參禪打坐,長久的禪坐和靜思使他忘記世俗的煩惱,心中升起喜悅。

新昌有一座大佛寺,寺內有一座石雕彌勒大佛,被稱為「江南第一大佛」,開鑿於南北朝時齊、梁年間(約公元486~516年),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石窟的大佛相媲美。

這座石雕彌勒像鐫於崖壁之間,莊嚴端坐於石窟中。傳說中,佛像雕鑿成功後,人們聽到悅耳的天樂,空氣中瀰漫著芳香,如同佛經中所說的香山一樣。

孟浩然被這座巍峨的佛像所震撼,他感到好似下世度人的彌勒佛已經降臨,引起他無限的敬仰。孟浩然雙手合十,虔誠禮拜,下定決心用心修行,希望能夠盡早得到彌勒佛的度化。

他在詩文〈臘月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中寫道:

石壁開金像,香山繞鐵圍。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

竹柏禪庭古,樓台世界稀。

夕嵐增氣色,餘照發光輝。

講席邀談柄,泉堂施浴衣。

願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

臘月八日是釋迦佛的成道日,這一天孟浩然邀請寺中的和尚講經說法。他接受佛法的薰陶後,又前往泉堂沐浴淨身。古寺清淨優雅,天香裊裊,使他想到西方的極樂世界。他發願,希望佛國的淨水能洗掉心上的封塵。

讀書練劍 誦經禮佛

大唐盛世國家強盛,氣象開闊博大,因而詩人的作品風貌,無論寫崇高志向、寂苦悲愁,還是寫修行中的體會,都帶著宏闊博大的氣息。

孟浩然修行的過程是從修心開始,先是摒棄各種塵念,繼而逐漸放淡人心,隨著修行體會的加深,他在禪定中能夠長久保持清淨的心。

累劫從初地,為童憶聚沙。

一窺功德見,彌益道心加。

坐覺諸天近,空香送落花。

——(孟浩然〈登總持寺浮圖〉)

從這幾句詩文可知,通過捨棄塵念,不斷修行,他甚至能夠通過天目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他發現,從自己生命產生以後,已經過了很多的塵劫,他看到前世因為行善累積了不少功德。在禪定中,他看到自己靠近天界,天花飛散時,空中會瀰漫著奇異的芳香。

「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孟浩然〈題義公禪房〉)

整個身心和定中的景象融為一體,他再看修為很高的僧人,會看到他們的心淨潔得就像蓮花,不染纖塵。

《晚笑堂竹莊畫傳》中的孟浩然。(公有領域)
《晚笑堂竹莊畫傳》中的孟浩然。(公有領域)

孟浩然一生大半光陰都在隱居、交遊中度過。唯一的仕途經歷,曾在宰相張九齡部下做過幾年官吏。讀書練劍、飲酒賦詩、誦經禮佛是他生活的基本模式。他一生風流倜儻,留連山水,無暇整理文集。

他去世後,王士源擔心孟浩然的文采也會隨之消失,於是四處蒐集他的詩文,編撰成冊,這才使得浩然的詩文流傳下來。

大唐另一位田園派詩人王維路過郢州,他憑藉記憶,將孟浩然的肖像畫在刺史亭上,稱其為「浩然亭」。刺史鄭誠認為賢者美譽應當百世流傳,於是更名為「孟亭」。◇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