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立春之後,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的位置是為「雨水」。2018年的雨水是公曆2018年2月19日。雨水時節,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萬物欣欣向榮,草木萌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鴈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此時節,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二候鴻鴈來,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三候草木萌動,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

雨水三候對應的花信為:菜花、杏花和李花。

第一候菜花,指的是油菜花,葉片圓形或卵形,黃色的花,花瓣4枚。油菜花開,一片金黃,使春天的田園更加繽紛。

第二候杏花,杏花單生,花瓣5枚,白色或稍帶紅暈,是觀賞樹木。杏花花形與桃花、梅花相仿,含苞時純紅色,開花後顏色逐漸變淡,花落時變成純白色。杏花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

第三候李花,又名玉梅,古稱嘉慶子。李花,即李樹的花,白色花雖小但繁茂,且素雅清新,氣味芳香。

春雨貴如油

進入雨水節氣,不僅表示雨量增多,也表示氣溫升高。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寒風刺骨的天氣漸漸消失,大地迎來拂面春風、濕潤空氣、溫暖陽光以及綿綿細雨的時節。

春季,雨水是農民最盼望老天恩賜的禮物,因為綿綿的雨水,會帶來豐收的一年。唐朝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這樣描述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在春天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一個「好」字,表達了人們對雨水的盼望。這首詩描述了在孟春下旬,雨水普降,遍潤萬物,給大地帶來一片生機的喜悅。

雨水時節也是農夫播種的好時日, 「雨水節,接柑橘」「雨水甘蔗節節長」「一場春雨一瓢油,麥收大秋全豐收」「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等等農人諺語,清楚地說明雨水節氣的天氣特點對於農業生產非常重要。

雨水習俗:「占稻色」

「占稻色」是客家人的習俗,即通過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卜當年稻穀收穫的情況。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花越多,預示收成越好;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著收成不好,米價將貴。客家近千年來傳承著「占稻色」的習俗。

元代婁元禮《田家五行》中記載:「雨水節,燒乾鑊,以糯稻爆之,謂之孛羅花,占稻色。」南宋詩人范成大在其《吳郡志》中提到:「爆糯穀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另外,他的《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中有句「捻粉團欒意,熬稃腷膊聲」,詩人自注稱:「炒糯穀以卜,俗名孛羅,北人號糯米花。」

雨水節「占稻色」的習俗在宋代時就已經存在了,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宋代,吳、越民間便有正月十三日、十四日「卜穀」的習俗,將糯穀放到鍋中爆炒,以穀米爆白多者為吉。

客家人雨水節「占稻色」與吳越民間正月十四「卜穀」,具有同樣的民俗意義。正月十四正值雨水節前後,時間上差距不是太遠;爆穀所用材料、爆穀方法幾乎沒有甚麼差別。

後來,用「爆米花」占卜收成的習俗,大多數地方逐漸淡化,演變成年底以之作「煎堆」餡兒的習俗。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廣州之俗,歲終以烈火爆開糯穀,名曰炮穀。以為煎堆心餡。煎堆者,以糯粉為大小圓,入油煎之。」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花」與「發」諧音,有發財的徵兆。

如今,「爆米花」已是客家人過年必備的一種應節食物。有些地方的客家人甚至還用爆米花供奉天官玉帝與土地社官,以祈求天地和美、風調雨順、家家戶戶五穀豐登。

雨水養生:夜臥早起 少酸多甜

雨水到驚蟄期間,正值萬物生命力最旺盛之際,所以養生重點要順應春天陽氣初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按照中醫五行屬性,春屬木,與肝經相應,肝經主控人體的生長,是生物激素變化最旺盛的時候。

《黃帝內經・素問》中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

意思是:天地、萬物都開始生長,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在院子裏散步,舉止要和緩輕柔,並且使身心保持舒暢,切忌惱怒,從而使肝氣保持順暢,這是養生之道,如果違背,則會損傷肝氣,到了夏天容易罹患寒性疾病,減低了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台灣中醫師張若偉表示,此時藉著體內陽氣的上升,人體的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可以在此時多做拉筋伸展的動作。他提供了一個簡單的龍骨拉筋操,具有疏肝解鬱、通經活絡的功效。步驟如下:

1. 自然站姿,雙腳分開與肩同寬;

2. 雙手自然下垂交叉,身體打直,目視前方,此為身體初始中心位置;

3. 雙手手臂向上向後伸直,身體後仰,抬頭向上直到感覺緊繃。儘量伸展軀幹及手臂肌群;

4. 心中默數4個八拍後,低頭回復向下,身體前彎,依照頸關節、胸關節、腰關節彎曲的順序,雙手手臂向前向下伸直;

5. 心中默數4個八拍後,身體慢慢回到初始中心位置,依序重複動作。

飲食方面,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而春季肝氣旺,所以會影響到脾,因此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多吃酸味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

而養脾胃宜多食熱粥,因為春季是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油膩之物會使陽氣外泄。

另外,春季雖然氣候轉暖,但因風多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的蔬菜、多汁的水果以補充人體水份。

俗話說「春捂秋凍」。由於此時剛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地脫掉棉衣,恐令風邪入侵體內,尤其是老人。古人《攝生消息論》說:「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袷衣,溫暖易之,一重減一重,不可暴去」,意思是老人的棉衣不要一下子脫掉,而要一層層地減少,準備幾件有夾層的衣服,根據天氣情況隨時增減夾層以應溫度變化。

春捂要適度,捂哪裏也有講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說,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就是說,下身應多穿一些,上身可以少穿一些。中醫認為「寒從腳起,濕從下入」,因此下身保暖非常重要。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