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總結2017年本港空氣質素狀況,本港臭氧年均濃度增三成,每立方米有51微克,創18年來新高。環保署表示,臭氧濃度受氣象影響大,又指去年本港較多日子受西北風影響大,將部份珠三角污染物帶來香港。

本港2017年一般及路邊監測站錄得的高污染日數(空氣質素健康指數7或以上),分別為44及55日,遠高於前年的26日及31日。6種空氣污染物中,臭氧升幅最高,臭氧濃度是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最高。13個一般監測站錄得每立方米達51微克,較前年增31%;3個路邊監測站則錄得23微克,增加21%。

環保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政策)何德賢解釋,本港去年日照時間較多、平均氣溫上升及雨量較少等天氣因素,都令臭氧濃度上升。至於,本港路邊監測站的二氧化氮濃度亦較2016年增加5%。何德賢認為,臭氧濃度上升,亦會令車輛排放的一氧化氮較多轉化為二氧化氮(NO2),導致去年路邊NO2相繼增加。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鄭茵茵則指,去年本港較多日子受西北風影響大,將部份珠三角污染物帶來香港。

另外,環保團體「健康空氣行動」指,路邊空氣污染惡化的原因除了車輛數目增長過多過急外,還與老化的車隊排放大量超標的空氣污染物有關。根據立法會引用環保署的一份研究顯示,部份安裝了催化還原器的歐四型號的士,其排放的NO2水平比起未有安裝的更高,超出774%。

截至2014年,全港近1.4萬輛的士,及近3千輛小巴有安裝催化還原器,其老化的問題十分嚴重,兩者排放的NO2合共佔路邊整體排放的21%,加上日益嚴重的交通擠塞,令路邊空氣污染的問題更加嚴峻。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認為,環境局應正視空氣污染問題,在尾氣減排政策上擔當更主導的角色,成立新基金為香港公共交通引入全面電動化的政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