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按慣例都要發佈報告。而報告中提到的一些政策方向,基本都會被解讀成明年的經濟政策要點。

中央經濟會議的第一重點是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這一說法,明確表示今後習將在經濟領域負全面責任,主抓經濟工作的總理將成為配角。第二重點就是預告明年的經濟工作將是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削減工業產能過剩、控制貨幣供應,以及一些中國最近採取的其它舉措,但對中國債務激增問題,只提到控制地方政府債務,近年來中國企業的高負債幾乎未曾提到。

中國危險的高負債

但熟悉經濟的專業人士都知道,如果不將控制債務當作明確的目標,控制貨幣供應,亦即「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其實就會流於虛化。這意味著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中國在如何解決其成堆的債務問題上,隱含的意思是:如果借貸有助於經濟增長,中國領導人也許願意允許更多的債務。

筆者在《中國:潰而不崩》一書的第四章中專門分析中國經濟的龐氏增長,其後果之一就是中國政府深陷債務泥潭。與中國經濟的規模相比,中國在10年裏積累起來的債務與美國和許多其它發達經濟體的債務相當。

自2017年5月下旬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將其對中國主權債務的評級從Aa3降到了A1,緊接首是惠譽下調信用評級。到9月份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將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原來的AA-下調為A+。三大評級機構下調中國信用評級的理由均是信貸增長過快削弱了金融穩定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2月上旬公佈一份關於中國金融穩定的評估報告。該報告稱,中國的債務水平遠遠高於國際水平,信貸的增加超過了GDP 增長的速度,造成債務過多,公司債務達到了GDP 的1.65倍,傳統領域債務的增長伴隨著生產力增長的放慢,以及資產質量的壓力——這個數字不包括政府債務與個人債務。

儘管官方表面上對債務問題表現出不在意,但債務問題必將嚴重影響中國經濟。

國際投資正在遠離中國

在2016年以前的十多年當中,中國一直是新興市場投資者的寵兒,它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拉動了亞洲、拉美與非洲國家的經濟。但從2016年9月開始,在中國艱難應對由過高債務推動的「繁榮」之際,國際投行界的基金經理人卻紛紛避開中國。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新興市場股票團隊主管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表示:要考慮「中國後世界組合」,總體倉位原則是「中國夢行情」已經結束,必須尋找儘可能與中國無關的投資項目。鑑於夏爾馬的聲望,他對投資中國的態度,得到其他基金經理人的呼應。基金經理人大都認為,中國企業負債過高、民營企業活力下降、國企改革遲滯等各種因素,都在拖累中國今後的經濟發展。南亞、菲律賓、越南、印尼及東歐部份地區成為相對有吸引力的新興市場。

這種懷疑一直持續到2017年。據美國彭博社消息,2017年2月對16家投資機構和分析師的調查顯示,在10個新興市場中,巴西和俄羅斯的債券和貨幣最被看好。中國則是最不被看好的市場。原本,投行界還指望,在摩根大通政府債券指數、全球新興市場多元化指數將中國政府債券納入之後,可能會自動引導數十億美元流入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市。但中國政府的債務政策,可能會讓投資經理裹足不前。

新一輪通脹不可避免

一個國家的外債越多,藉助通貨膨脹來減輕債務負擔的吸引力就越大。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談債務,這等於宣告中國不打算真正控制信貸規模與貨幣供應,結果必將是新一輪通脹。專家表示,如果借貸更多地來自家庭部門的話,中國更有可能會允許債務增長,最近的情況正是這樣。抵押貸款和其它類型消費貸款的增加,促進了家庭借貸和開支的增長。中國官員明確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消費支出,以平衡中國的經濟。

債台高築的國家財政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一直都被視為滋生通貨膨脹的溫床。雖然民眾最怕物價上漲,但其實國家反倒希望利用通脹減輕政府的壓力。

研究貨幣史的人都知道,通脹就是財富再分配過程。通過增發貨幣,國家不僅可以藉這種方式來擺脫部份債務,而且還能使自己的財政更加充實。貨幣發行過量,收益的是政府、與政府接近的國企、某些富人。經驗證明,不論在甚麼國家,由央行增發的貨幣首先會流入政府部門,在中國不是流入政府照顧的壟斷國有企業,就是以政府投資的方式花出去,這些接近政府與權力的企業,其僱員收入會提高。

中國通脹一直在持續。以前的特點是貨幣進了房地產這個蓄水池,物價上升遠比房地產緩慢,稀釋了人們對於通脹的感覺。

中國2018年的經濟政策將是增加債務,考慮到債務高企的風險,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疑慮又多了一重。(文章轉自台灣上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